史小林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重要特点之一。阳城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资源型经济县份,凭借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煤炭工业撑起了阳城经济的半壁江山,煤炭工业提供的税收约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一半左右,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发展,阳城经济曾一度走在全省前列。但与此同时,“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特点也暴露出诸多弊病,逐步滑落进“资源优势陷阱”。如何成功走出“资源诅咒”的怪圈,跳出“资源依赖”的窠臼,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一、阳城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阳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一产突出抓蚕桑、二产突出抓陶瓷、三产突出抓旅游”的工作思路,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4.3:67.3:28.4调整为2016年的5.8:54.1:40.1。
(一)煤炭主导产业不断夯实。经过两轮煤炭资源整合,全县现有煤矿总数29座,主要由阳泰、皇城、煤销、晋煤、兰花集团五大主体整合,核定产能2550万吨/年。其中,阳城县监管煤矿25座(不监管晋煤集团的4座矿井),产能2235万吨/年。目前生产矿井18座,产能1335万吨/年;试运转矿井2座,产能240万吨/年;停缓建矿井5座,产能360万吨/年;未开工矿井1座,产能300万吨/年,相关从业人员1.5万余人。在推进“去产能”工作中,阳城县积极跟踪把握“去产能”形势,伏岩、宇昌2座突出矿井压减产能27万吨/年;武甲、小西2座矿井置换产能12万吨;演礼、候甲、羊泉、芦河4座矿井搁置产能360万吨/年。阳城县共有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5家,分别是阳城县惠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山西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美中能源有限公司、中石油山西煤层气股份分公司和晋煤蓝焰煤层气公司。5家开采企业共探明煤层气储量约480.5亿立方米,开采钻井数596口,站场6座,目前380口井已投入运行,日产气量约85万立方米。2016年,全县生产原煤1437万吨(含大宁),完成工业增加值40亿元,实现利税16.1亿元,实现利润5.6亿元,提供了全县1/4的GDP和50%左右的财政收入。
(二)电力支柱产业稳步发展。目前全县主要有4家电力生产企业,总装机容量为360.5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357万千瓦,分别是阳电一期210万千瓦、阳电二期120万千瓦和阳城晋煤能源27万千瓦,兰花大宁发电有限公司瓦斯发电3.5万千瓦。足羿能源10兆瓦瓦斯发电、大连尚能150兆瓦风力发电、恒瑞能源150兆瓦风力发电等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上马。2016年,共完成发电量184.8亿度,完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实现利税17.1亿元,实现利润12.8亿元,提供了全县18%的GDP和31.2%的财政收入。
(三)陶瓷传统产业浴火重生。阳城县陶瓷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萌芽于西汉,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古有“南有景德镇,北有后则腰”的美誉。北京故宫古建筑群装饰所用的琉璃,很多产自阳城。上世纪70年代,阳城陶瓷厂所产的玉柱茶具,被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选用,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阳城陶瓷产业跌入低谷。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把陶瓷产业定位为地下转地上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发展陶瓷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积累,安阳陶瓷园区、东冶陶瓷基地、演礼日用陶瓷基地等已初步建设成型,基本形成了以建筑瓷、日用瓷、工业瓷等产品为主,釉料、熔块、运输、包装、研发等要素配套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建瓷企业21家、生产线32条,生产能力约2亿平方米,直接安置就业1.2万人、拉动相关就业2万人。日用陶瓷共有生产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件,从业人员2200人。
(四)旅游朝阳产业异军突起。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阳城县立足丰富的古堡民居、山水生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把发展旅游业定位为产业转型的一个重点。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阳城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发展过程。从1998年到2007年,完成了以皇城相府和蟒河景区为代表的煤炭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转型初试时代。从2008年到2013年,实施了皇城相府、蟒河、析城山三大景区为支撑、以县城为支点的“3+1”大旅游战略时代。2014年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的“四全四游”发展战略,以太行山水、沁河古堡、商汤文化等旅游板块为引领,充分挖掘、整合、提升全县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基本形成。截至目前,阳城县共建成一个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两个国家4A级景区(蟒河、天官王府)、3个3A级景区(孙文龙纪念馆、海会寺、郭峪古城),拥有33家旅行社(含分社、门市部),拥有2个五星级酒店(美韵花园大酒店、环城凯斯顿大酒店),1个四星级酒店(相府贵宾楼),1个三星级酒店(相府宾馆)在内的13家旅游定点接待酒店,拥有一个旅游购物商店和15个“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间接带动就业人员2.4万余人,先后荣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等称号。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60万人次,旅游收入62.3亿元。
(五)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阳城县始终坚持农业稳县战略不动摇,在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蚕桑、畜牧、设施蔬菜、干果经济林、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县蚕桑产业桑园面积达到3.8万亩,年养蚕2.9万张,产茧291万斤,蚕桑收入7000万元,促进了全县242个行政村,近1.2万农户3万农民的就业增收。畜牧业以规模化为方向,猪、鸡、羊饲养量逐年增加,分别达到41.3万头、649万只、16.9万只。设施蔬菜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产量达到700万斤。食用菌年生产规模达到1100余万袋(棒)。山茱萸、核桃、花椒、连翘等干果经济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7.3万亩。与此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建成农民合作社813个、家庭农场108个,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阳城产业结构在多年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阳城县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016年的5.8:54.1:40.1。但与同期全国(8.6:39.8:51.6)、全省(6.1:38.1:55.8)、全市(4.7:52.9:42.4)相比,产业结构依然不尽合理,从规模上看,一小二重三轻,从效益上看,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高。特别是三产服务业,2016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28.4%提高到40.1%,但与全国、全省、全市相比,阳城第三产业占比相对偏低,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1.5个、15.7个、2.3个百分点。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为5000-8000美元时,第三产业比重约为50%-60%。阳城在2016年人均GDP达6441.4美元,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0.1%,明显偏低。
(二)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阳城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是主要的气候特征之一,受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旱涝保收面积十分有限,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加之阳城属于山地丘陵地貌,绝大多数土地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要求,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全县38家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具有带动力的企业不多,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比较滞后,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对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弱。
(三)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不优。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煤炭产业奠定了阳城的工业基础,同时也造成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长期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全县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影响到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竞争的基本规律是:越往产业链下游做,利润空间越大,竞争力越强。能源型产业处于整个经济产业链的前端,当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能源型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尽管近年来全县致力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煤炭、电力两大产业占比依然较高,两大产业产值占到全县GDP的将近45%,税收收入占到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整体而言,工业内部结构畸轻畸重,轻工业和新兴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四)服务业发展水平不足。多年来,阳城县第三产业无论发展规模还是整体水平,都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尽管近年来持续狠抓旅游产业发展,但除旅游之外的三产服务行业整体层次偏低,传统业态比重过大,现代业态发展不足,各类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科技不高、资金不足、信息不畅等问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会展业、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水平不高,特别是受限于交通条件相对闭塞,现代物流发展滞后,物流中介服务不发达,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现代流通交易中应用较少。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一段时期阳城经济发展中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坚持深化改革,构建协同产业体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供改”“综改”“深改”紧密结合,作为阳城改革的主抓手,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大胆探索、破题发力,努力走好“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之路,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协同产业体系。一是要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改革推动,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重组、高效配置,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龙头企业、引领项目发展壮大,想方设法完善产业配套、强化企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技术、平台支持及环境支撑。二是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吸收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创新金融产品、发展普惠金融,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盘活民间资金,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四是要激活人力资源要素。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县域人才高地。突出围绕阳城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持续挖掘乡土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为产业创新、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精准脱贫为重点,以优化供给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一是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充分发挥阳城县蚕桑产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蚕桑产业提质工程,努力建设全国优质的茧丝生产基地、北方蚕桑多元开发基地和茧丝加工交易中心。不断提高蚕桑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充分开发桑葚、桑枝、桑叶、蚕沙、蚕蛹、蚕蛾等蚕桑副产品价值,努力抓好蚕、蛹、茶、菜等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和链条延伸,推动蚕桑产业向高端艺术品发展,发展蚕丝画作、丝绸服饰等高附加值后续加工业,进一步做优质量、做靓品牌。实施专业人才培育计划,重点抓好县乡村各级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培训等。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乡镇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蚕桑、畜牧、中药材、小杂粮、干果、食用菌、蔬菜等特色农业。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为突破口,提升“析城山”“高妆”“阳之源”等品牌知名度。重点布局杂粮和中药材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庄园经济。三是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与阳城县蚕桑、畜牧、干果等特色农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集群发展格局。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四是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大平台在农村电商方面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络专卖店,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三)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坚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接替产业,加快实现工业增长新旧动力转换,再造工业发展的新生态系统。一是要做优做强陶瓷产业。按照“突出特色、优势互动、错位突破、集群发展”的要求,以建瓷园区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推进传统陶瓷产业改造升级,努力把陶瓷产业做优做强,发展成为阳城县重要的支柱产业。①抓龙头培育,壮大陶瓷产业集群。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龙头企业。加强企业协作配套,推进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技术协作,整合产业链优势,全面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②坚持以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重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攻关,鼓励企业提高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加大对创新人员的激励,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工艺革命性突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高档产品比例。③大力培养陶瓷专业人才。在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陶瓷工艺班,解决陶瓷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院校陶瓷专业大学生来阳城县投身陶瓷产业、创业发展。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陶瓷营销人才培养、陶瓷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工程。④加快推进陶瓷产业电商化。加快推进阳城国际陶瓷博览城建设,大力开展互联网营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开展具有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运输、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的商业智能系统应用,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市场渠道。二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围绕全省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能源革命排头兵”、“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不断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突出抓好现场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加快打造无烟煤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炭产能总量控制,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大力发展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煤矿资源综合利用。创新煤炭交易机制,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交易效率。以阳泰集团、皇城相府集团、晋煤集团等大型煤企为主体,努力减少企业负债,积极理顺经营体制,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升煤炭企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加强煤电联营,推动煤电一体化产业发展,使阳城县优势的煤电产业走出一条面向终端、协同一体、清洁环保的发展新路。三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搭建新兴产业研发平台,继续引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鼓励本土优势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煤层气、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在阳城县有一定产业基础且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①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规划,培育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煤炭机械、电力塔杆、陶瓷辊棒等装备制造业,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高端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机遇,以皇城相府集团为依托,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②加快发展煤层气产业。大力实施“气化阳城”战略,依托阳城县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加快煤层气装备技术开发和服务创新,实现由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转变、技术跟随向技术领先转变、单个产品向成套装备转变。③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按照产业新型化、产品绿色化、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径,推进新型墙材等建材工业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四)实施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商贸物流为重点、各类业态共生繁荣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推进服务业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一是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化旅游新品牌的战略部署,将阳城县深入融合太行文化圈定位为未来阳城县旅游发展新方向,大力实施“五十百千万”旅游振兴计划,致力将“悠然阳城”打造成为太行文化板块发展的排头兵。一是要编制总体规划,引领旅游发展。要在深入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与太行旅游板块发展规划的衔接,高品位、高水准、高质量编制《阳城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核心景区建设。积极推动深圳华侨城、北京东方园林、上海利寿投资、山西文旅集团等大型央企、国企落户阳城,参与皇城相府、蟒河景区、析城山等景区的提升建设,以核心景区为支撑加快全域旅游发展。①县城以濩泽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为主体,完善以“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为标准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休闲、度假、运动、养生、娱乐等服务功能的旅游综合体。②以皇城相府为龙头,对北留、润城的古堡民居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一个“古堡圈”,适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成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③整合串联蟒河、析城山等生态景区和桑林书院、卧龙湾等基础配套,将旅游与养生有机结合,打造全国知名的太行屋脊康养胜地。④加快建设集农业观光、研学科普、休闲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中国农业公园”,打造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新支柱。三是打通旅游通道,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旅游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贯通核心景区的道路连接线建设,全面打通晋阳一级路、杨柏大峡谷、西山等出县旅游通道,让游客全方位进得来、散的开、出得去。进一步加快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旅游厕所、停车场、信息网络、标志标识系统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陵川县的联系,共同开发太行山脉沿线景区;以析城山、蟒河为核心,加强与济源王屋山景区的联系,以皇城相府等景区为重点,加强与焦作青龙峡、云台山景区的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加强与沁水、高平、泽州合作,形成一体化开发旅游产业格局。二是加快推进服务业协调发展。紧紧抓住《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大政策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对接,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构建各类业态共生繁荣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依托八甲口物流园区,以铁路货运为中心,大力发展仓储、装卸、配送、分拨等现代物流业。培育1—2家辐射范围广、服务功能完善的物流企业,推动陶瓷制造业、特色农业、商贸流通业等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作者系阳城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