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回眸2018



奋楫争先立潮头


2019-03-05 04:02:00    来源:《晋城工作》  

闫来俊
  在晋城经济发展进程中,201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我们面临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环保倒逼和经济下行压力双重叠加。
  世事纷繁,应对有力。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先行区”“领跑者”“桥头堡”三大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先行先试,奋力推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举扭转了经济增长连续19个月增速下滑的趋势,全市经济实现了降中趋稳、稳中有升、U型反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归合理区间。
  纵观一年的发展历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聚焦转型,引领转型,推动转型。
  五大产业领航高质量转型路
  山西大发展,晋城要先行!
  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快马加鞭、先人一步,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如何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市委书记张志川在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晋城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要汲取“一煤独大”带来的“过山车”阵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和定力咬住转型不放松,不搞煤依赖,不走老路,不唱老调,不重复昨天的故事。特别是提出了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处理好煤与非煤、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等“十大关系”,对晋城转型怎么转、往哪里转等重大问题,为全市上下勾画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方向。
  “五大产业转型方向的确立,正逢其时!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市发改委主任邹树琦感慨地说。
  五大产业转型方向,即:一是围绕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抓好煤炭先进产能置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重点做大煤层气产业;二是以富士康集团为龙头,打造光机电产业;三是以泽州南村铸造园区和晋钢铸造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铸造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快造气岛建设,推动传统煤化工向精细煤化工转变;五是以重点景区、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未来而科学谋划的,是瞄准了晋城未来转型的战略性方向。五大产业既是我市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也是未来晋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加快转型步伐,我市还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筛选了32个亿元以上工业转型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达239.8亿元。
  方向明方能步子稳,路径准才会行得远。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重大扶持政策的吸引下,五大产业加速发展,亮点频闪,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煤层气产业动力十足。我市出台了为煤层气产业发展松绑减负的政策文件,抓住各地缺气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支持,全力建设“一区三基地一中心”(一区即国家煤层气产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基地即生产基地、科研基地、京津冀中部地区调峰基地,一中心即全国煤层气交易中心),将产量由现在的每年35亿立方米增加到200亿立方米,产值由80亿元增加到800—1000亿元。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同意我市的可行性报告,正在进行政策制定。
  装备制造业前景广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光机电产业,始终将其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市委书记张志川亲自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高层进行座谈,市长刘锋多次赶赴深圳对接富士康,并专程拜访郭台铭先生,推动富士康将光机电项目整合搬迁至晋城,争取富士康其他战略性转型项目落户晋城,共同组建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三个项目投资100亿元,每年新增产值300—400亿元。同时,出台了促进光机电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组建了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筹备设立50亿+10亿元规模的光机电产业基金;在开发区设立500多亩光机电园区,首批签约的20多家光机电企业开始陆续入驻,总投资超过30亿元。目前,富士康60多亿元的光机电项目商业谈判进入尾声,富士康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山西大学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晋城研发中心正在加速建设。在此基础上,狠抓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全力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中船重工风电装备二期工程、总投资21.2亿元的清慧5000万件轨道交通项目。
  铸造产业蹄疾步稳。加大整合重组力度,倒逼铸造企业上大关小、退城入园。目前,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一期完工,12家企业入驻园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展开;晋钢智能铸造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两大园区总投资130亿元,全部建成运营后,将有80多家铸造企业入驻,形成250亿元的产值,对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实现铸造业的华丽转身具有重要作用。
  煤化工产业未来可期。近年来,我市煤化工产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重大短板和瓶颈,尤其是在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方面,由于单炉工效低、环保问题多的劣势日益显现出生命力衰退的迹象。在环保倒逼的严峻形势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对此,我市以兰花集团为龙头,加快“造气岛”建设,引进德国GPS锅炉技术和神华集团先进技术,集中供气,集约发展,加快巴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建设,带动形成100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推动传统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市煤化工产业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前景大有可期。
  全域旅游亮点纷呈。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市,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成绩的肯定,也是晋城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难得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每个县选取一个乡镇先行先试,力争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先后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启动了太行古堡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开通了晋城至郑州、焦作、长治两省四地城际公交和京津冀“晋城太行康养号”旅游专列,推进了王莽岭、皇城相府、珏山景区“两权”分离体制改革,组团参加了《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竞演,打响了“中华文明、晋城点睛,千年古韵、尽在晋城”的名片,获得了“十佳魅力城市”荣誉。2018年预计全年旅游总人数6011.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1.25亿元,同比增长均为24%,任务指标超额完成。
  开发区打造高质量转型主引擎
  开发区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出现的时代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越来越成为各地加快发展的主战场,转型发展的主引擎,率先发展的主力军。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市除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其他开发区都是去年以来才陆续批准设立的,底子薄、基础差,不少工作刚起步,整体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与周边地市相比也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这与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极不匹配。
  开发区强则经济强,开发区兴则晋城兴。市委书记张志川到晋城工作后,进行工作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开发区。他指出,全市转型发展,开发区是主战场、主引擎、主力军,要把开发区改革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第一抓手,举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区建设。
  一年来,围绕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大力度、超常规,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高规格配备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特别是首次由市委常委兼任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这在全省是第一家,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抓好开发区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军令状”管理完成土地收储。没有熟地,就不叫开发区。5000亩“生地”变“熟地”,“生地”变“标准地”,以土地等项目落地。2019年开发区熟地数量不能少于5000亩。实行灵活的供地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
  ——实质性推进整合扩区。随着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方案以及高平、沁水、阳城开发区的先后获批,全市开发区面积由9.85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由9.85平方公里增加到86.8平方公里),省级以上开发区由1个增加到4个。陵川县正在申报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基本实现“一市一国家级开发区、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目标。
  ——扎实推进“三化三制”改革。晋城、高平开发区在精简机构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加强绩效考核、剥离社会职能、完善政策体系、推进运管分离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为全市开发区轻装上阵、加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倾力打造营商环境。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头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在持续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复制省转型综改示范区经验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开发区实现“办事不出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8年12月13日,在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和招商引资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张志川再次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抓好开发区建设,用全新的视野谋划定位,用全新的思路破解难题,用全新的体制增强活力,用全新的路径打造引擎,把开发区建成引领全市转型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经济特区。
  当前,我们要围绕有区、有地、有业、有链、有关、有引力和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以及贴心服务等九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先行先试,用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创开发区新的辉煌。
  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
  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稳增长是前提和基础。
  一年来,我市用新发展理念谋划和推动新一轮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研判基本面、找准制约点、选准发力点,精准施策,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实现经济平稳增长,首先是稳煤炭。煤炭占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65%以上。坚决稳住煤炭生产,就是稳基本;坚决保持安全生产下的煤炭稳增长,这就是全市的大局。没有这一条,晋城就不可能有新局面,高质量转型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
  令人振奋的是,2018年,全市煤炭行业坚定“减、优、绿”之路,充分利用减量置换政策,全力推进行业置换重组,完成置换产能1464万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62.5%。百万吨煤炭死亡率0.0428,比上年降低0.0400。截至11月底,全市煤矿完成原煤产量9335.14万吨,同比增加833.49万吨,增幅10.45%,创造了行业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成绩。
  稳增长也好,促转型也好,项目建设是“牛鼻子”。2018年,市委、市政府按照“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安排,制定了重大改革和重点工程“两个清单”,建立了四大班子领导包联转型项目责任制,开展了集中办理月、项目集中开工月、“公开承诺”及“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等活动,加快项目投资和建设。同时,72项重点工程当年安排投资近600亿元,其中太行山机场立项取得重大进展,太焦高铁和阳蟒高速进展顺利,呼和浩特至南宁高铁途径晋城方案取得重大成果;投资60多亿元的“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项目、投资30多亿元的国道342改线项目全面开工,投资50多亿元的晋城至阳城全省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已有10公里开工,投资10亿元的国道207线出省改造项目接近完工,投资近10亿元的“四好”农村公路全面完成,投资80亿元的西北环高速正在进行前期。上述投资近300亿元项目的实施,将为晋城未来10年左右发展提供战略性交通支撑,为融入中原城市群提供保障。
  在城市建设方面,投资近80亿元的27条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新市街、太岳街、畅安路等多项工程当年开工当年完成,争取300亿元国家资金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近100亿元资金已经基本到位,老城更新保护工程、51个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3年可拉动总投资1000—1500亿元,这在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前,以太焦高铁、晋城机场等为标志的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以开发区为重点的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全市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强劲,内生的动力开始迸发,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今天的项目质量决定了明天的转型质量,今天的项目结构决定了明天的产业结构。当前,我市转型势头虽然很好,但还需进一步巩固,还需进一步扩大战果,这就需要全市广大领导干部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鼓励政策,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关键点上聚焦发力,加紧谋划一批项目,加快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落地,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民营经济是稳增长促转型的生力军,必须下大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去年以来,先后召开了3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和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落实省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的决定》,举办了5期民企大讲堂,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同时,扎实推进“236”行动计划,确定了107家入围企业;实施了“小升规”计划,兑现奖励资金1320万元,有效推动了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尤其是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层面之广,为历年来之少有。市委书张志川在大会上强调,要把支持民营经济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做到国有民营一把尺、一样亲、一家人,努力创造属于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新时代!
  掷地有声,让人倍感振奋!
  大会的召开,在全市迅速形成了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一轮热潮。“市委书记张志川的讲话,直切问题要害,决心更大、方向更明、举措更实、保障更足,可以说句句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阳城县禹珈豪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丽激动地说,这次大会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一颗定心丸、注入一剂强心剂,坚定了发展信心,确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坚信,晋城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险。只有勇于跳出“舒适区”,在激流险滩中奋楫争先,于爬坡过坎中闯关夺隘,才能成功应对时代的挑战,托举起233万晋城人民的共同梦想。
(作者单位:太行日报社)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在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和招商引资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以全新的姿态拥抱世界
改革潮涌春风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