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调查研究



坚定不移蹚出泽州乡村振兴新路径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2020-07-03 06:18:53    来源:《晋城工作》  

◎  任小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时期,在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时隔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我省农业农村工作下一步发展方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情满三晋”的领袖风范、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有着良好“三农”基础的泽州来说,就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坚定不移蹚出一条具有泽州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聚焦高质量,以产业融合释放“三农”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山西山多地多、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方向和战略遵循。泽州县作为农业大县,要立足“特”和“优”,走好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一是突出一个“特”字。泽州地处山区丘陵,“七山一水二分田”,特殊的地貌,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气候,使泽州县农产品具备了“小而全、少而优、稀而特”的比较优势。围绕“特色化”做文章,就是要坚持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集中连片”的原则,巩固提升设施蔬菜片区、畜禽养殖片区、干鲜果经济林生产片区、大宗农作物种植片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片区、种植示范基地、小麦育种基地、中药材基地“八大农业特色产业生产片区”,培塑“泽农”品牌,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化、品牌化。

二是突出一个“精”字。要在有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规模化经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方式,在全县流转土地约9.5万亩,用于蔬菜及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中药材种植、小麦育种及林果种植,进一步夯实年产3万吨小杂粮、5.5万吨蔬菜、5万吨干鲜果、万吨中药材和年饲养100万头生猪的五大农业产业格局。今年,泽州县要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后续完善工作,积极引导农户依法、合理有序流转土地,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名优特产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

三是突出一个“优”字。立足泽州独特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今年,要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创建农业品牌。同时,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为载体,培育县级“生猪+小杂粮产业联盟”,集中力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努力蹚出一条具有泽州农业特色的品牌之路。

二、把握新机遇,以要素集聚统筹城乡融合

要素集聚是城乡融合的基础,解决的是“人”“地”“钱”的问题。近年来,泽州县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丹河新城建设破解“有县无城”瓶颈,“五化共建”引领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特色小镇”打造乡村振兴“泽州样板”,“一元公交全覆盖”加速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四好农村路”处处贯通群众笑开颜,有机旱作农业有了新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扩面,为聚集“人”“地”“钱”要素投入奠定了必要基础。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解决好“人往哪里走”的问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是泽州县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划定“三区三线”,为全县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安排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商业等基础设施布局,明确建设标准和布局要求,构建乡镇生活圈。要借力借势丹河新城建设,推进城乡发展的空间统筹,围绕建好建美新城,做特做精城镇,做优做靓农村,完善村庄布点,进行产业布置,用产业支撑农民就地就业,通过在全县谋划“1+X+Y”(“1”指丹河新城,“X”指特色产业平台小镇,“Y”是指美丽新农村)特色产业乡村布局,搭建“布局合理,城乡两便”的城镇化框架,让农村群众离土不离乡,有活干,有收入。

二是深化“四块地”改革,解决好“地从何处来”的问题。当前,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四块地”改革,是泽州最大红利和先发优势。要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通过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兴办富农产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让百姓感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助推集体经济破零;要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突破口,助推宅基地制度改革,有条件的乡镇可探索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要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面实施为契机,充分运用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地入市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积累的经验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三是健全完善投入保障,解决好“钱从哪里出”的问题。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财政投入是基础。政府资金是主导。2019年,泽州县“三农”预算支出25583万元,较2018年增加1517万元,同比增长5.47%,极大地保障了全县“三农”工作正常运转。金融资本是保障。2019年泽州农商行、泽州浦发村镇银行等6家驻县银行共投放涉农贷款18129户43.16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40%,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社会资本是活水。在保障财政投入、支持金融下乡的同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上山下乡。同时,坚持“多口进、一口出”,解决支农项目“撒芝麻盐”“九龙治水”等问题,把钱用到刀刃上,让用之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三、交好新答卷,以严守底线确保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此,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一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今年,为了交好“收官卷”,确保在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泽州县开展了“主攻三大方阵、巩固十条防线、接受三查检阅”行动。一是强帮扶。为全县的“五类户”全部落实了决战帮扶责任人,制定了巩固提升帮扶措施。二是强清零。全面推进“十个清零”,截至目前,住房、饮水、教育、医疗、数据质量、问题整改、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政策兜底等“十方面”的清零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强产业。在柳树口、犁川、晋庙铺等三个脱贫任务重的乡镇,通过政府投资、企业融资、主体出资,三方每年各出资1000万,三年投入1个亿,实现产业振兴,在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脱贫增收。四是强消费。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线下号召全县各级干部消费涉贫产品,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根本转变。

二是全力实施“五化共建”,确保不把脏乱差带进小康社会。按照县委提出的改善人居环境“五化共建”思路,去年以来,泽州县全面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绿色化、生活品质化、便民常态化、管理制度化、内涵特色化”,率先在巴公、下村、金村、大阳、高都、南村等6个乡镇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我们在全县17个乡镇全面推进“五化共建”,同时开展主题为“干干净净迎小康”的村庄清洁行动,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全面提升全县城乡的建设标准和水平,真正从“质”上改变泽州县农村的旧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坚决不把脏乱差带进小康社会,争取早日实现“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美好目标。

三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严格对照市委对乡镇“三农”工作考核要求,把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带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对53万泽州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当前围绕脱贫攻坚,泽州县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帮扶政策,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要总结好这些经验做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农业谋发展、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谋振兴,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农耕文明,打造诗画版太行山水,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

(作者系中共泽州县委副书记)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高平市文物保护利用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沁水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
对兰花保税物流中心的调查与思考
晋城市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的调查
关于全域旅游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市文化和旅游局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