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康养晋城的“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2024-10-17 09:21:30

2024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晋城召开。会议将就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全省域、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安排和部署。作为大会永久会址,晋城将进一步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加快建设“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不断为山西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晋城新贡献、展现晋城新担当。

如今,提到晋城,不少人会想起“古建博物馆”,首选康养休闲的目的地。蕴藏巨大的古堡古建,叠加如诗如画的山水人文,每年吸引愈30万游客,来这里探寻历史脉络、寻求精神慰藉、寄情诗与远方。

康养晋城,是如何实现升级跃迁的?

铁佛寺塑像  侯楠山 摄

一、“求变”蹚出路

继春节入选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的,中秋荣登热门旅游小众城市榜首之后,国庆假期随着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上线,山西古建“火爆出圈”,晋城也迎来了“泼天流量”。玉皇庙、铁佛寺上榜“古建游”热门目的地,全市7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7万人次,同比增长82.74%,累计门票收入2520.69万元,同比增长68.01%,累计经营性收入3719.16万元,同比增长62.41%。

自古山西皆称晋,唯有此地叫晋城。一座城市“燃”起来从来不是偶然的。往深处看,这份热度的背后,是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是持续迸发的文化影响力,是开放包容释放的城市吸引力。自跻身网红城市以来,晋城没有陷入流量的“一阵风”,而是锚定加快建设“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目标,勇于求变,不断把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在“长红”的路上越走越远。

生态“资源”变富民“资产”。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市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森林覆盖率40.3%,年均气温11摄氏度,夏均气温22摄氏度,负氧离子最高可达每立方厘米4.5万个,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是“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我们坚持把独特的生态资源作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家底”,把青山变金山、把资源变资产,真正盘活了“存量”,端稳了“老天爷”赏的“饭碗”。如今,很多游客都热衷于来寻找“人间晋城的诗意生活”,日臻完善的景区景点,松庙、釜山、南阳等众多康养古村,建在太行山顶的民宿、书屋,都让人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抬头见蓝,随时体验“归隐入田园”的松弛感、“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在寄情山水中安放身心。

文化“爆款”变旅游“燃点”。秀美的自然风光自是抚慰人心,那璀璨的地域文化更能荡涤人心。我市是文化大市,万年文脉悠久绵长、未曾断绝,历史底蕴十分丰厚,有“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这些年,珍贵的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进一步活化利用,更加熠熠生辉,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抱传统文化。如今,一个个文化“爆款”,正不断催生出人气“爆表”的旅游目的地。“海内孤品”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隐世瑰宝”“明塑之冠”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塑像,背水面山而建的人间仙境西溪二仙庙,惊艳亮相,“跟着悟空游晋城”成为文旅消费新热潮。

业态“创新”变引客“上品”。这里不仅有风景和文化,还有“花样百出”的文旅康养新业态、新模式,让游客感到“好看又好玩”。如今,沉浸式旅游、夜间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在晋城已成常态,游客的体验值不断“拉满”。国庆假期,我市夜间旅游业态丰富多样,大阳古镇打造古镇夜色下光与影的视觉盛宴,将“古韵潮音”传统国乐与时尚电音结合,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星秀丹河”演唱会星耀丹河新城,嗨翻全城;传承千年的东滩庙会重燃盛世烟火,首开新中式文旅庙会先河,全天23场360分钟超长实景演艺,目不暇接。

东滩会人气旺

二、“实干”出成绩

如今,太行山上的幸福小城,文旅康养产业成为了战略性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成为中原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游客避暑康养首选,文旅康养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为了把“山顶小城”练成“康养大市”,这些年晋城一直很实干。

“全域发力”。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晋城坚持政府做“生态”、景区做“平台”、市场做“业态”,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龄化康养、全方位宣传,持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精品线路”的产品供给体系,着力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凤城康养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文旅康养示范区,王莽岭、皇城相府、炎帝陵等大景区提质升级,太行锡崖沟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甄选129个美丽乡村和108个传统院落,精心打造庄园、云锦、水墨、古韵康养村院,建成582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和155公里支线,50公里沁河古堡群环线,1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探索形成文化润养、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等多种模式,全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守原味”。文旅康养发展,离不开晋城丰富独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历史遗存。历史遗存是一个地方穿越历史烟云、历经世事变迁的“见证者”,留住它们,便留住了最本味、最纯粹的文化风情。晋城古堡古村落遍布沁、丹河两岸。现存古堡数量117座,明清古建筑15万间,堪称世界奇迹。有中国传统村落186个,数量全省第1。现存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到全国的1/3。宋代古建有23处独占鳌头,而全国其他省份加起来也不过14处。如今,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来晋城地感受人文气息,看太行山水,与我们持之以恒的保护息息相关。行走晋城每一个村落、抚摸每一座石雕、仰望每一处楼阁,都能感受到深藏在晋城人骨子里对文物深沉的爱。声名鹊起的铁佛寺,这处藏在乡村街巷深处的“国保”,那些惊为天人的彩塑传奇,生动地诠释着,千百年来晋城人在原汁原味的保护的虔诚。现在,文化成了最耀眼的“标签”,吸引了流量、锁住了人心。

“无中生有”。在《之江新语》一书中,习近平同志论述:“要敢于‘无中生有’,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大胆开发旅游项目……”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文旅发展需要几分“无中生有”的胆识与谋略。晋城深谙此道。司徒小镇便是“无中生有”的点睛之笔,在一片城郊闲置用地上打造的网红景区,国庆假期除了实景剧《又见老山西》、上百人的打铁花表演外,还持续推出了《衙门断案》《小二黑结婚》《抛绣球》等特色小演出,极致的视觉震撼带来场场爆满。从街头到巷尾,处处都是精彩;依靠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的高平沟北村“寻梦小镇”,充满了梦幻与浪漫,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童话世界,吸引无数游客来此体验“梦幻之旅”。


司徒小镇铁花绚烂

三、“创新”谋发展

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消费的新蓝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建设“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是培育全市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文旅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如何创造更多“看头”引客,用更多“赚头”留客?必须持续打好创新“组合拳”。

深化改革唤醒“沉睡变量”。我市文旅康养资源丰富:底子厚,古堡古建古村数量名列前茅;基础好,群众认可度高、从业人数多;典型多,釜山、丈河、蟒河等特色康养产业遍地开花。但仍有很多乡村的自然“颜值”、基础“硬件”都不错,却缺乏整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只可看无可用”。要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率先将这些“存量”转换为“增量”。要用好“四块地”改革经验,将分散的资源串珠成链。更要用好现有优惠政策,让更多群众参与管理和服务,真正成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同时,念好“留才经”,招引青年创业客,将互联网、智能导览、在线预订平台、虚拟旅游体验等新理念、新技术带回乡村,带动产业持续“上新”。

百花齐放锻造“硬核品牌”。康养依托美景而留人,依托乡村而成长。发展康养产业必须讲好乡村故事。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人文风貌,统一的商业模式只会抹平独特性和多样性。只有立足自身特色错位发展,打造差异化的“硬核”品牌,才能赢得源源不断的客源与蒸蒸日上的口碑。松庙村打造好“睡眠小镇”,横河讲好“骑行”故事,南阳弘扬革命精神,红色旅游、探险徒步、非遗炫技,大家都唱“康养经”,但你不能替代我,我也不会模仿你,始终注重“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六化工作方法”锤炼“康养精品”。发展康养产业要用好市委强调的系统化、市场化、生态化、特色化、精细化、品质化“六化工作方法”,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尽心尽力把康养每一个项目、产品雕琢好,让更多有品质、有内涵、有流量的爆款产品和特色品牌“生长”出来,让我市文旅康养“磁场”显著增强。要把游客的“痛点”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游客的“爽点”作为创新的着力点。瞄准如厕、排队等“关键小事”,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关心与贴心,从而在心中与这座城市许下一个“下次见”的约定。事实证明,谁就能赢得游客的好感,就能换来品牌的知名度。

见惯了城市霓虹,也会向往乡村月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向往,赋予了文旅康养无限潜能和空间。“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明代爱国诗人于谦曾不惜笔墨,盛赞晋城山水之美、环境之宜。晋城是个好地方,是个值得爱、好好爱的好地方,更是个发展康养产业的好地方。如今,晋城的山野阡陌正焕发勃勃生机,一幅幅风景无限好的“富春山居图”、闲适自如的“清明上河图”、清新超然的“归园田居图”,正缓缓铺陈开去。


作者: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上官建红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