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0-03-16 05:27:00    来源:《晋城工作》  

  ◎  市工商业联合会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及省委、市委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之后,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改革情况。市工商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市直有关单位,围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制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民营企业最希望政府加强的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市民营经济基本情况
  1. 2019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据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统计:2019年1-9月份,全市民营中小企业(不含晋钢集团、凤展商贸等4家大型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完成922.76亿元,同比增长6.55%;工业总产值完成570.19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利润86.17亿元,同比增长13.58%;上交税金完成43.30亿元,同比增长8.23%;提供劳动者报酬61.66亿元,同比增长4.76%。富士康、晋钢集团、沁河能源、凤展商贸等4家大型非公企业,2019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32.29亿元,同比增长25.40%;上交税金11.33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利润16.04亿元,同比增长31.77%。
  2. 2019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运营情况分析。据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分析,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小幅增长。2019年1-9月份,全市民营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5%,环比提高0.41个百分点,比2018年同期增幅提高0.67个百分点,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6%左右徘徊,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2)主导产业运行平稳,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重点监测的30种工业品,10种产品产量出现小幅下降,20种产品出现上涨,且多数增幅在两位数以上。钢铁行业,2019年1-9月份,钢材产量完成346万吨,同比增长37.3%;铸造行业,生铁产量完成365万吨,同比增长24%;铸管产量完成81.7万吨,同比降低1.8%;铸件产量完成50.84万吨,同比增长5.2%。原煤产量完成686万吨,同比增长12.64%;洗精煤产量完成1089万吨,同比增长110.64%;液化煤层气,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市场持续弱势;煤机部件各项指标与2018年持平,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建筑陶瓷生产内墙砖2918万m2,营业收入1.13亿元,上交税金350余万元,整体运行呈保本下行态势;轻工食品行业运行比较平稳,饮品、干果、小杂粮等产品产量同比有小幅增长。(3)规上工业增长较快,“小升规”战略效果显现。2019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65.70亿元,同比增长15.3%,分别高出全市中小企业和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9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2018年新入规的26家“小升规”企业,主营业务同比增长32.56%,高于全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近1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有效地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作用,“小升规”企业培育战略措施效果开始显现。(4)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企业效益有所回暖。2019年1-9月份,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到2.35万家,同比增长7.27%;从业人员34.09万人,同比增长2.69%。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17亿元,同比增长13.58%,增速高于2018年同期8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4个百分点。从重点监测的242家企业情况看,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6.25%,亏损企业数量、亏损面、亏损额实现“三降”,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减少6家,亏损面收窄2.5个百分点,亏损额下降9.26%。
  二、调查梳理分析
  1.参与调查的民营企业构成情况。此次参与调查的202家民营企业中,既有28家外省来晋城投资的企业,也有11家省内市外投资企业,还有5家返乡创业企业,主体是153家本地企业和个体户,占到填报民营企业总数的75.74%;从民营企业从事的产业看,有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工业企业、有建筑业、有交通运输仓储业、有信息技术服务业,多数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产业覆盖比较齐全。从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和员工人数看,2018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46家,员工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民营企业有10家,大部分民营企业2018年营业收入均在2000万元以下,分布比较均匀;员工人数在11--50人之间的民营企业最多,达到82家,占企业总数的40.6%;员工人数在51-300人之间的达到66家,占32.67%。
  2. 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从生产状况看,有177家正常生产,占到202家民营企业的87.62%;超负荷生产的有4家,半停产的有16家,停产的有5家。从盈利状况看,有72家民营企业盈利,占36%;持平的有96家,占47%;亏损的有34家,占17%。从营业收入看,与2018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的有49家,占24%;持平的86家,占43%;下降的67家,占33%。从利润水平看,实现增长的有51家,占25%;持平的82家,占42%;下降的69家,占33%。从用工成本看,基本持平的有53家,占26%;有所上涨的98家,占49%;明显上涨的51家,占25%。由此可见,前三季度,我市民营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大环境下,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营业收入、盈利能力在下降,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在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
  3.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市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缺人才(119家)、缺资金(100家)、缺有技能的劳动力(86家),分别占58.91%、49.5%、42.57%。制约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151家)、原材料物流成本大(109家)、市场竞争压力加大(100家)、融资渠道阻塞(76家)、应付企业发展之外事情太耗精力(52家),分别占74.75%、53.96%、49.5%、37.62%、25.74%。制约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128家)、管理水平不高(75家)、没有科技创新能力(72家)、员工素质低(62家)、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56家),分别占63.37%、37.13%、35.64%、30.69%、27.72%。从企业用工短缺情况看,常年严重短缺和季节性严重短缺的民营企业有77家,占到38.12%;轻度短缺的有88家,占44%;不短缺的仅35家,占17%。多数民营企业家反映:一方面,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员工,但因就业观念、工资待遇、地域条件的限制,留住不人才,招不到技能型员工;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工作岗位的苛求度也较高。而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正处于转型期,能提供的“对口”工作岗位有限,造成了大量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今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结构在逐步失衡,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是必然的趋势。
  调研组还就民营企业在用地政策、融资困难、融资综合成本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统计。调查显示,在用地政策上,有102家民营企业认为土地价格高,有94家认为用地和建设程序繁琐,有55家认为用地指标不足。在融资困难上,影响因素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银行贷款手续太繁琐(93家)、贷款利率及相关费用太高(91家)、融资渠道太少(82家)、银行抵押要求过高(63家)、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58家)。在融资综合成本上,有105家民营企业年利率在10-15%之间,占52%;有70家年利率在10%以下,占35%;有19家年利率在15-20%之间,占9%;有8家年利率在20%以上,占4%。
  就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来说,有85家民营企业认为我市自主创新研发的公共平台建设不足,有77家认为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有70家认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有54家认为模仿或拿来主义有利可图,创新反而吃亏。
  就我市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来说,有9家企业认为非常完善,占5%;有144家认为比较完善,占71%;有45家认为不够完善,占22%;有4家认为比较差,仅占2%。就交通运输、物流环境来说,有21家企业认为非常便捷,占10%;有115家认为比较便捷,占56%;有64家认为一般,占31%;有5家认为比较差,仅占3%。总体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对我市公共设施和交通物流环境总体评价是好的。
  3.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在调研中,我们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市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决定》《关于激励高层次人才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晋城市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试行)》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民营企业对上述政策的获取途径、了解程度、是否享受、政策作用以及未享受政策的主要因素等情况。
  民营企业在获取政策途径方面,有89家企业是通过会议获取的,占44.06%,接近一半;有64家是通过网络获取的,占31.68%,接近1/3;有24家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的,占11.89%。在是否了解政策具体内容方面,有32家企业比较清楚,占16%;有95家大致了解,占47%;有40家知道但没有研究,占20%;有35家不知道,占17%。在政策获得感方面,有74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的好处,占37%;有128家未享受到上述三个政策的好处,占63%。
  从调查可知,认为上述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用很大的有31家,占15.35%;有一定作用的有112家,占55.45%;作用不明显和不了解的有59家,占29.21%。进一步了解未享受政策的主要原因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有43家企业不知道政策的具体内容;第二位是41家认为政策条条框框太多、申报审核太繁琐;第三位是37家认为政策用语“官方”、不会解读和使用政策;第四位是26家认为政策措施太空、无实质性内容;第五位是17家认为政府部门贯彻落实不到位。
  总的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是肯定的、是认可的、是满意的。具体来说:对当地政府诚信度评价,认为很好和较好的达到153家,占75.74%。认为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有所改善的企业达到184家,占91.09%。对我市实施“放管服效”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后,认为审批流程和公共服务效率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企业达到142家,占70.3%;认为一般的有52家,占26%。认为政府部门“吃拿卡要”现象没有和基本没有的达到165家,占81.68%。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求助政府部门,认为诉求反映渠道非常通畅和比较通畅的企业达到108家,占53.47%;认为政府工作人员态度主动热情和态度尚可的企业达到176家,占87.13%。对政府部门是否存在“乱摊派、乱检查、乱处罚”行为,认为不存在的企业达到101家,占50%;存在的17家,占8%;不知道的84家,占42%。对在晋城开办企业、干个体的税费负担大小问题,认为太重、难以承受的企业有5家,占3%;较重、勉强承受的企业有80家,占40%;一般、可以接受的企业106家,占52%;较轻和不了解的企业有11家,占5.4%。
  4.当前民营企业最希望政府办的事、给予的支持和需要加强改进的工作。调查显示:在最希望政府部门做的事方面,有140家企业选择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占69.3%;有118家企业选择了细化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占58.42%;有116家企业选择了降低税费、减轻企业负担,占57.43%;有105家企业选择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占51.98%;有96家企业选择了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公正竞争环境,占47.52%;有64家企业选择了淡化国有、民营概念区分,占31.68%。在最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方面,有114家企业需要融资扶持政策,占56.44%;有84家企业需要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占41.58%;有77家企业需要土地使用支持政策,占38.12%;有72家企业需要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占35.64%。在期待政府改进哪些服务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达到145家,占71.78%;第二位是减少不合理行政审批,达到119家,占58.91%;第三位是公开办事制度、程序和结果,达到97家,48.02%;第四位是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达到73家,占36.14%;第五位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达到66家,占32.67%。在投资创业最需要政府加强的工作方面,有70家企业最需要政府加强投融资服务,占34.65%;分别有47家选择最需要加强创业指导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占23.23%;有44家最需要加强信息服务,占21.78%;有39家企业最需要出台政策营造创业环境,占19.31%。在最需要的社会服务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达到124家,占61.39%;第二位是科技创新服务,达到101家,占50%;第三位是融资服务,达到80家,占39.6%;第四位是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占33.66%;第五位是创业指导服务,达到49家,占24.26%。
  三、意见建议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来,特别是省委、市委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以来,民营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民营经济也同全国、全省一样,延续了稳定的发展势头,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但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仅有95家民营企业对2020年生产经营形势预期表示乐观,占47.03%,接近一半;有67家感到信心不足或悲观,占33.17%;还有48家认为说不清,占23.76%。
  为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调研中大多数民营企业提出的诉求和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原则,建议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强化服务意识,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市委书记张志川在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指出:“要弄明白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搞清楚企业想做什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调研中,我们听到民营企业家反映最多就是:“希望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民营企业不需要特别的支持、特别的保护。对个别或者部分企业的特殊优惠,意味着对大部分企业的不公平、不公正。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建设守法诚信的政府。“守法”要做到机构职责权限法定、依法作出行政决策、行政行为合法、依法接受监督;“诚信”要做到信守规则、遵守承诺、言而有信。其次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是要打造思想上想服务、行动上会服务的公职队伍。要明确政府工作人员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牢固树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意识,找准自己的定位,主动对标对表,把先进地区便民利企的好经验好做法拿来为我所用,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靠前服务。不让民营企业家耗费精力来应付企业墙外之事,要让民营企业家专心致志做好企业、做强本业,真正构建起新型亲清政商关系。第三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委书记张志川在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强调:“切实做到国有民营一把尺、一样亲、一家人”,我们要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和各种隐性障碍,切实做到非禁即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同时,要严肃查处阻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第四要加大财政投入,搞好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要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宽松规范的政策环境、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平等公正的法律环境和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等。
  2. 既要出台政策,更要宣传、解读和落实好政策。为激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税费减免、技术创新、土地供给、财税支持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没有政策时,建议党委政府出台政策。但政策出台后,多数民营企业不学习政策、不研究政策,更不知道怎么使用政策。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认为政府文件“官话”多,体制外的人没有解读能力,而且享受政策申报条件苛刻,审批手续繁琐。再一方面,有民营企业家向调研组反映,个别职能部门因部门利益,不落实或延缓落实相关政策,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有“肠梗阻”。因此,建议政府不仅要研究出台政策,更要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帮助民营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同时,要加强督查检查力度,监督有关单位认真落实政策,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
  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育、中高级人才引进、技能劳动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在民营企业最需要的社会服务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达到124家,占61.39%。民营经济要发展,民营企业要进步,关键在于人才。建议,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企业家队伍培育工程,在继续办好中德合作企业家培训班、民营企业家北大研修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每年组织行业领军人才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培育民营企业家队伍;二是认真落实好我市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中高级人才后顾之忧,让中高级人才更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留在民营企业;三是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引导民营企业设立培训中心,对其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贴和指导。积极引导建立校企合作培训长效机制,按照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民营企业培训一批技能型劳动力,促进员工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4.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调查显示,在最希望财税和金融支持方面,有129家企业最希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占63.81%;有91家最希望扩宽直接融资渠道,占45.05%;有88家最希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占43.56%;有71家最希望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占35.15%;有65家最希望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占32.18%。建议,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完善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二是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适当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门槛,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进一步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三是扩大民营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四是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5. 强化创新驱动,激活民营企业内生动力。调查表明,在自主创新最希望政府出台的政策方面,有121家企业需要财政支持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占59.9%;有107家需要加大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占52.97%;有84家需要促进技术设施共享、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占41.58%;有81家需要促进产学研结合,占40.1%。建议,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创新。在财政上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民营企业开放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民营企业产业档次。鼓励民营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积极开展行业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借梯上楼”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产业档次。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新年献词
晋城市2019年最有影响的十件大事
准确把握发展大势 坚定转型信心决心
在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上实现重大突破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万众一心抓落实 誓把蓝图变现实
强化党建引领 确保高质量转型发展行稳致远
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晋城实践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城区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