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迷书
今年8月20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抓紧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把工作重点放在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上来。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有专家解释,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所以一般讲到中小企业主要指民营企业。那么,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要强调中小企业即民营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晋城如何在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推动民营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搞清楚这些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同时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下半年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此要求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是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一连用了六个“稳”字。在这次政治局会议前后,还密集召开了几次与此有关的会议。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8月16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以改革举措破解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是推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步骤。
笔者认为,之所以突出中小企业即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就是要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在当前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中的作用。
首先是要想就业稳、预期稳,就得支持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也是居民预期、社会预期的基础。民营经济稳,就业也就稳了,收入增长也能稳。
其二是要想金融稳、投资稳,就得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正常运转需要金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撑,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更需要金融的坚定跟随。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民营经济不稳,民间投资必然下滑,金融的风险会更大。
其三是要想外贸稳,就得支持民营经济。据我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我国民营企业产品出口总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为46.5%。民营企业出口的产品,既包括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包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近期,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会使从事各行业的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然而,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通常面临着融资难、税费负担重和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抗风险能力普通偏弱。帮助民营企业平稳度过危机,是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其四是要想财政稳,就得支持民营经济。既然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因此,只有民营经济进一步大发展,才能有更丰富的税源。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就要体现在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上,体现在民营经济遇到困难时拉一把、扶一把、撑一把,今天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明天它会以更多的税收来回报。
综上所述,当前之所以突出强调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特征,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变出现的新情况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带动我国民营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二
1985年建市初期,晋城凭借得天独厚的煤铁资源优势,受全国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又逢当时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晋城以“五小”工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为推动晋城提前3年在全省率先基本达小康立下了头功。之后,在世纪之交,国家不断加大了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晋城民营经济拼资源、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形势倒逼下,晋城民营经济开始了调结构、转方式、重造替代产业和构建发展新动力的艰难探索。但到2001年下半年,全国煤炭市场开始好转,巨额的利益诱惑又一次吸引我们晋城各类优质要素资源转向了煤炭领域,使刚刚起步的调结构、转方式进程受到阻碍,多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处于停滞状态,有的甚至被淘汰。待煤炭“黄金10年”过后,由于没有接续产业的跟进,晋城经济遭受断崖式下滑,这时,人们才认识到晋城经济的症结在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断,既没有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又没成长起参天大树,导致经济发展动力断档。目前,晋城的民营经济与全国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较,“三少”特征明显,即民营经济规模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少,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少,民营企业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经济活动的少。
党的十九大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发展战略,要求晋城民营经济既要加快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因此,新时期晋城民营经济发展一定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优化民营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力放在首位。发展速度要服从发展质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求速度,切忌片面追求速度,扩张规模。这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晋城经济发展自身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推进晋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又要吃透市情,迎接挑战,把工作做实。当前,晋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挑战。这里所讲的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包括民营企业家、管理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目前晋城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直接相关。晋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从业人员支撑,没有高素质从业人员,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靠大量引进外地人才不现实。全面提高本土从业人员素质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原本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加之近年来我们国家在防风险、去杠杆的监管主基调下,紧信用实属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民企融资难度。三是所有制歧视的挑战。晋城发展的差距,实质是改革的差距,根子在思想观念。改革开放至今已40年,在晋城仍有部分人存在“公”比“私”好的潜意识,对支持个体经济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在行动上对民营经济发展“喊得凶,抓得松”,使国家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都是晋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绕不过去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
改革开放以来,晋城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来,目前已站在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口”。这是晋城民营经济发展进程中“爬坡过坎”的一个关键时期。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盼,晋城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充分用足用好“先行先试”这把改革的利器,在思想上再一次大解放,在体制和政策上有一个大突破,推动民营经济“爬坡过坎”、“跨越关口”,跃上一个新台阶,使民营经济成为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一是要彻底消除所有制歧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对当前的所有制歧视,可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那个时期公有制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个体和私营经济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而遭受排斥和打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个体私营经济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有益的补充,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国家《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受国家法律保护。但是,由于我们晋城改革迟缓滞后,思想观念保守,至今“公”比“私”更安全的潜意识仍较普遍,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一道无形的壁垒。因此,要消除对民营经济的所有制歧视,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不合时宜教条的禁锢,清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二是要用改革举措破解资源错配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曾指出,中国当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资源错配。这个问题跟国有经济过大有关,投资过热和回报恶化,都是这个问题造成的,银行信贷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大企业,所以债务也主要是它们。但现在去杠杆政策在执行中,大企业的杠杆没有下来,很多中小企业却因为去杠杆垮掉了。《经济参考报》在一篇《着力缓解融资困境盘活民营经济》时评中也披露:“数据还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货币贷款总额占比不足3%,贷款利率也往往很高”。很显然,民企得到的货币贷款与它们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类似的问题在我们晋城也存在。破解资源错配的难题,根本在于加大改革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三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到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上来。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各级政府要用更多的精力经常分析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根据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实行普惠性的公共政策,摒弃选择性的扶持政策,积极提供面向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搭建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如各类检测检验、信息咨询、商务会展、法律服务等,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释疑解难;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维护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依法保护民营经济从业者合法的财产权益和知识产权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类优质要素资源向民营企业合理流动,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系市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