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报告



泽州县创新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调查


2019-06-19 09:31:00    来源:《晋城工作》  

  刘泽宇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泽州县宣传文化工作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围绕省、市、县重大战略部署,找准新坐标、展现新作为,努力探索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新途径。
  一、泽州县宣传文化工作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理论武装全域覆盖,发招精准点穴把脉
  理论学习制度化。一是以县委中心组为引领、以上率下学,2018年开展专题学习多达15次、专题研讨2次,引发全民学习热潮。二是以常态化考核为推手、将学习不断引深。出台《中共泽州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量化考核制度》等多项刚性制度,夯实学习实效。
  理论宣讲特色化。赋予新时代讲习快车鲜明“泽州”特色。一是群众讲和专家讲结合,创新宣讲形式。二是现场讲和网络讲结合,扩大辐射范围。三是快车流动讲和固定场所讲结合,延伸宣讲触角。
  讲习队伍分众化。整合力量,构建适应性强的分众化讲习队伍。一是“土”与“专”科学搭配。团队不仅有党校理论权威、业务精英,还有基层道德楷模、扶贫干部、第一支书、致富能手、文艺轻骑兵、新乡贤、大学生村官等“乡土专家”。二是“普通话”与“地方话”深度融合。在确保“唱歌不改调”、“扩音不变声”前提下,把党的理论根据受众对象进行分众化表达,切实融进工矿、乡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滋养泽州县每一个末梢神经。
  截至目前,泽州县已成立“新时代农民(职工)讲习所”382家,年完成理论宣讲300余场,发放资料20000余册,惠民5万余人,打通理论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理论宣讲的全域覆盖。
  (二)意识形态责任落地,舆论主导强劲有力
  夯实阵地、强势出击,打响全方位意识形态战争。
  织网强责筑阵地。一是密织全域之网。按行政区域和工作领域,细划三级意识形态工作网格1104个,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意识形态网格化管理体系。二是细化岗位之责。制定《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意识形态研判制度》《意识形态通报制度》等9项刚性制度,把任务精细分解、层层压实。三是构筑多维阵地。以网络、宗教思想、社科理论、学校思想、新闻舆论、文化文艺“六大阵地”为抓手,下功夫、见实效,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三宣发力谱传奇。一是内宣施力,围绕中心聚力量。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统筹传统、新兴媒体,形成多角度发声体系,精准传达相关精神到泽州每一寸“肌肤”。二是外宣发力,讲好故事树形象。深化同上级权威媒介沟通合作,在国家级媒介上先后报道南岭柴火月饼、中秋节系列活动、大阳民俗、《乡约》等文化文艺专题节目;在省内首推两季“谁不说俺泽州好”电视竞演。全年在央媒发稿65篇、省媒300篇。三是网宣给力,主导舆论谱华章。强势舆情引导,积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预对工作。年编发《网络舆情》86期,围绕环保、民生、医疗等社会热点组织网评、转发、跟帖9575条。
  (三)文化阵地日臻完善,惠民“套餐”充裕实在
  以人民为中心,构筑美好精神家园。一是夯实文化设施。全县建成“五室一场”“三室一场”标准文化大院400余个;新建文化、体育广场1000㎡以上393个; 590个行政村、10个社区都建起“农家书屋”;完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藏书总量达12万册。二是配送“精神食粮”。年完成“送戏下乡”252场,公益电影放映7512场,农村低保村放映266场。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培训基层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人员750余人,乡村图书管理人员130余人,太极功夫扇、广场舞、交谊舞学员320余人。四是凝聚泽州力量。成功举办“古韵泽州”系列主题灯展、“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五·一合唱比赛、“新太行文艺轻骑兵”千人大合唱、千人太极拳展示大会、第六届《最炫太行风》健身广场舞电视大赛,展现泽州雄风、汇聚泽州力量。
  (四)寄托乡愁蕴育古韵,全域旅游品牌彰显
  成功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一是全力推进特色旅游文化。连续举办7届系列乡村摄影展暨民风民俗文化活动和两季《谁不说俺泽州好》电视竞演;出版《谁不说俺泽州好》《畅游泽州》系列宣传画册;推出《飞燕省亲》《孔子回车》等一批文艺作品。2018年4月29日,“泽州源起·天下高都”文化旅游节精彩瞬间亮相央视《新闻联播》。2018年10月3日,大阳古镇民风民俗再现央视荧屏。二是不断深挖文化旅游资源。连续举办9届“八音会”文化活动,成就大批农村艺人、演艺队。持续延伸生态文化产业链条,大张旗鼓地宣介娲皇玉、泽州铁器、彤康食品、鲁村小米、黄芩茶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有效激活剪纸、面塑、鼓书、四弦书、打铁花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泽州铁器“空”系列荣获第十三届深圳国际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铸铁茶壶被中国工业博物馆永久收藏。2017年实现接待游客1030.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4.51亿元,分获“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两项殊荣。
  (五)道德引领向上向善,新风沐浴百芳争妍
  以“好人”正善行、传承家风促文明。大力开展“晋城好人”“泽州好人”“最美乡贤”“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开展“厚养家风正气,传递道德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先进文明典型群体由“盆景”向“风景”转化。截至目前,泽州县85人入选“晋城好人”, 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7人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典型奖。
  创城活动一面旗、人人创建带全局。发挥区位优势,以“四城联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旅游城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参与为主动出击,全面激发泽州创建热情,呈现出全民参与、人人创建的喜人局面。
  红衣朱帽身边景,躬身实践传言行。成功组建泽州“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截至目前,全县的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伍已达40余支,志愿者人数达3800余人,先后参加“山西省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志愿服务启动仪式”、“保护山川河流,建设美丽晋城”、“学雷锋精神,做晋城好人”志愿服务月、文明交通行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服务足迹覆盖泽州全域。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泽州县宣传文化工作取得不俗成绩,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队伍整体战斗力得到提升,但其中仍然存在许多弱项和短板,已逐步成为制约泽州县宣传文化工作未来发展的瓶颈。
  从阵地上看:一是宣传形式供给端与群众需求端不匹配。进入全媒体时代,基层群众信息接收渠道全面升级,宣传供给主要矛盾已从缺不缺、够不够,演变成好不好、精不精。当前,宣讲仍多采用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课等灌输方式,忽略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和差异化传播等灵活策略,不能与基层群众有效互动互通。二是宣传文化阵地功效发挥不明显。受市场人力资源配置影响,泽州县大部分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口多为老人,导致新建文化活动场所客流量少、多媒体设备使用率低;部分村级图书馆、阅览室因场地限制,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村集体经济拮据,无力承担文化阵地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客观上造成许多文化场所使用率不高。
  从队伍上看:一是对宣传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延习GDP至上惯性思维,仍把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当作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近年来,县域17个乡镇没有配置专职宣传委员,乡镇宣传文化工作多由组织委员或其他两委领导兼职,造成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落实中,无法与乡土民情有效融合,宣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宣传文化干部流通较慢,导致队伍思想僵化,工作热情锐减、创新力不足。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比例失调,亟待调整补充。宣传文化工作繁杂、待遇偏低,人才多上调、借调,流失严重,引进专业人才难度大、间期长;专业人才较集中的业务部门存在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从业者较多,宣传策划、摄影、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等人才少且年龄偏大,队伍有“断层”趋向;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者中经验丰富的老艺人、老匠人不断病逝,后继人才匮乏,传承队伍逐渐萎缩。
  从前景上看:一是发展后劲不足。与市域内阳城、省域内平遥等文化旅游县区相比泽州县仍存在不小差距。如,珏山景区、晋城影剧院、娲皇玉、泽州铁器等文化产业,虽然相关配套设施初具规模,但因后续资金注入困难,拓展市场困难重重、企业发展面临很多阻力。二是全域意识不强。“全域旅游”中17个乡镇开展情况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但缺乏大统筹、大服务、大格局的泽州“一盘棋”战略思维,彼此缺少有效联通、人力物力资源分散,未呈现强强联手、连片发展迹象。三是深度融合不够。县级融媒体建设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短期内很难形成战斗合力。各相关单位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兴传播媒介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致使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在“线上线下”无法实现完全交融、良性互动。
  三、创新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阵地上,须在“活”与“实”字上作文章
  宣讲形式中凸显一个“活”。一是语言要“活”。要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多讲一些“沾泥土”的乡音、多说一些“接地气”的土语,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把党的方针、上级的政策,讲清说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群众想听的”。二是思路要“活”。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群众关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切身利益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既要讲清楚怎么看,还要说明白怎么办,切实把“群众想听的”融进“我们要讲的”。三是载体要“活”。要善搭平台、善施巧力,巧用生活小片断揭示时代大主题。通过引导基层群众自建“文化小院”、自排“农村小戏”、自编“乡土小剧”、自演“生活小品”,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阵地功效上凸显一个“实”。一是确保内部管理要“实”。要强化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力度,健全完善乡村文化站、农民书屋、文化大院等文化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定期对基层文化阵地运作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以严格的管理、刚性的制度,提高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二是确保资金保障要“实”。全力畅通筹资渠道,设立专项文化基金支持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对贫困乡村文化阵地资金扶持力度,及时配齐配全相关文化设施,对配套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实在的文化惠民工程惠民实在。
  (二)锻造队伍上,须在“责”与“能”字上下功夫
  立足新时代,勇担其责。一是要用定位灼见地位。基层宣传文化人扎根一线,与广大群众血脉相连、息息相关,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践行者,更是广大基层群众中普通一员。特殊身份不仅赋予履职者神圣使命感,更给予主人翁责任感,因此,勇作为、敢担当不仅是为民族谋复兴,也是为家人谋幸福;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召唤,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期盼。二是要用态度助攀高度。思想有多远,脚步才能走多远。只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树立“有题必做、小题大做、无题创作、难题敢做”的理念,始终以“功成不必有我”“功不成我必有责”的革命情怀,担当起该担当的担当、履行起该履行的责任,就一定能攀登宣传文化事业的高峰。三是要用心动催发行动。心动更要行动,喊破“嗓子”更要甩开“膀子”。躬身实践中,每一位宣传文化人不仅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更要保持进取意识、拼搏意识;不仅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更加自觉的担当、更加鲜明的导向、更加积极的作为,推动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更上层楼。
  掌握新本领,广增其能。一是要以大充电拓展“眼力”。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来传经送典,输送文化精英到省、市高等院校、干部培训中心、外省先进市县学习深造,开阔“眼力”、增强活力。二是要以大思考开发“脑力”。协调基层宣传文化骨干多和友邻部门、邻县单位横向实践交流;多与非领域部门、市乡单位纵向学习取经;丰富工作经验、提升智力,学会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三是要以大练兵苦练“脚力”。大兴调研之风、大施求实之措,让基层宣传文化骨干多到广阔的实践天地走一走、到鲜活的乡村一线看一看、到复杂的矛盾多发地待一待、到社会热点、基层难点、群众焦点的现场练一练,不断提升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要以大比武提升“笔力”。常态化开展新乡贤、理论讲习员、文艺轻骑兵等宣传骨干才艺大比拼、技能大比武,促发基层宣传文化人思想规律的快速提炼、文字功底的迅速提高、“两微一端”“快播”“抖音”等新兴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实现网上网下全都通、线上线下都在行的目标。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时代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三)破局发展上,须在“激”和“引”字上动脑筋
  内因破局常思一个“激”字。一是要全面激活传统文化。加大对泽州中秋习俗、泽州四弦书、泽州秧歌、大阳手工制针技艺、泽州鼓书、泽州对鼓、大阳面塑、二鬼扳跌、打铁花、泽州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和传承力度;努力打造威风锣鼓、刺绣工艺、石刻、书画、裱糊、根雕等上百个特色文化村,积极培塑上万户书报之家、音乐之家、美术之家、摄影之家等文化专业户;加大对县域文化、文物的保护、宣介力度,登记造册、收集、整理古镇古村中的“老物件”“老故事”“老建筑”“老习俗”,打造“历史文化记忆工程”,切实让泽州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二是要深度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高效率文化人才联系机制。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社会文化人才,建立“泽州文化人才信息数据库”,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实现文化技术型人才在县域内快速流动。建立有效人才激励机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宣传文化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开展新时代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民间文艺人才评选活动,对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经权威部门审定,给予一定金额的项目资助和成果奖励。建立科学合理容错机制。严格按照专家论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步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保障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而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而负责。建立亲和人文关怀机制。健全台帐、出台帮扶政策,对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化艺人中实际困难者给予经济支助与人文关怀,增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亲和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外因破局常念一个“引”字。一是引进先进观念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外出取经,大力整合传统、新媒体资源,加快泽州融媒体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穿透力、宣传文化的黏合力;积极推动泽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标全国一流旅游城市,大力引进先进文化旅游理念和文化管理经验,开发系列大型实景演出表演,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域旅游”,推动泽州县文化旅游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二是引进雄厚技术资金。进一步讲好“泽州故事”,展现泽州形象,为招商引资营造浓郁氛围。通过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引进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对娲皇玉、泽州铁器、黄芩茶、彤康食品、鲁村小米等泽州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技术和文化上的再加工、再包装,不断提升性价比值,打造和输出泽州特色文化精品。构建泽州县全域旅游“一盘棋”大格局,积极和全国一流文化传媒、文化策划公司进行对接,对县域传统古镇、古村进行文化产业精准策划和深度开发;积极尝试探索精典景区、特色村镇横向文化旅游连片建设实践途径,逐步实现集团化发展。
  (作者系中共泽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在全市目标管理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交流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晋城实践”
赴贵州考察农村“三变”改革的情况报告
关于煤炭市场趋势的分析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借鉴香港城市发展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晋城
关于晋城古堡文化的调查报告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