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英东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围绕“两抓手”,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对标补短项目和民生工程,开辟多元化就业渠道,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恢复、积极向好的态势。但在整体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对众多小微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少压力。研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制定相关防范策略,至关重要。
一、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常讲,小微企业即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整体来看,小微企业存在着“小、散、弱”的特征,“小”即指规模小;“散”即指分布在各个行业,尤以机械加工制造、批发零售、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居多;“弱”即指资本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自身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持续经营能力弱。以民营经营为主的小微企业缺乏管理经验,体制上虽是企业法人,但一般多为家庭或家族模式,公司治理不完善,管理相对不正规,缺乏战略眼光,不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极易造成企业关停或破产。
(二)部分小微企业缺乏诚信经营意识。小微企业编制多套财务报表,分别提供给市场管理、税务、金融机构等,各有用途,财务账表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严重影响金融机构为企业信用评级授信。
(三)小微企业自有资金少。资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经营比较单一,市场淘汰率高,经营风险较高。
二、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普惠金融建设,普惠金融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能性不断提升。但金融机构也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利益目标,也需考虑在哪些行业、对哪些小微企业进行支持才能实现既达到利益最大化,又能将风险压降到最低的目的。银行分支机构执行的是上级行的信贷政策,总行从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方面考虑,对一些领域的信贷投放掌控较严或进行限制,制定出严格的行业信贷政策,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准入。另一方面,上级行还根据风险偏好、资本状况、业务发展战略以及行业资产风险与收益等因素,对特定行业实施限额管控,导致众多上级行认为存在风险的小微企业客户,即使得到了授信,也最终因限额管控无法获得贷款。
(二)制造业企业问题突出。以钢铁、水泥、矿山等行业的很多企业为例,在经济下行时这些企业明显出现了经营困难,营业利润下降的状况,依靠这些进行生产的铸造、机械加工等行业小微企业也陷入生产困境。一方面是融资难,另一方面是收益难。原材料、劳动力、物流、管理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产品却由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价格不能上涨,致使制造业小微企业盈利能力很弱,经营压力较大。这些事实的存在增大了信贷资金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必然会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存在,对于制造业小微企业持审慎态度。
(三)环保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国家明确提出,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发展,要绿色GDP。对此,中央已多次派出督查组,对全国各地环境整治问题开展督查,对破坏环境情况严加查处。保护环境举措缓解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对化工、造纸、包装印刷等制造型企业小微企业带来了新问题,摆在企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早日完成转型升级,环保达标;二是关停倒闭,停止生产。
三、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
(一)行业风险。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小微企业客户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农林牧渔业。如前所述,上述行业受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影响较大。从各家金融机构了解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均分布在高不良低端制造业和高不良批发零售业,这也是商业银行对以上两个行业的部分子行业实行限制准入和限额管理的重要原因。
(二)民间借贷风险。部分小微企业由于难以从金融机构取得融资,为实现生存发展的需要,往往选择了从小贷公司融资或民间借贷。小贷公司融资和民间借贷的利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最终结果是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如果出现销售不畅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资金链断裂直接将企业逼上绝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小贷公司融资及民间借贷无法从企业及管理者的征信报告中查出,更增加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
(三)环保风险。在国家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下,一旦小企业出现环保违规行为,轻者高额罚款,责令整改,重者直接关停,企业倒闭。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为其提供信贷扶持的金融机构将直接蒙受损失。
(四)对外担保风险。小微企业的对外担保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小微企业自身没有抵质押物,要想获得融资就必须采取互保的形式。其二,小微企业自身管理不完善,特别是家庭经营的小微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对外担保的制约机制,随意对外担保情况时有发生。小微企业本来自身抗风险能力就较弱,一旦需承担担保责任,对自身经营会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影响到金融机构到期信用的偿还。
(五)财务数据不实风险。财务数据不实是很多小微企业的通病。为了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小微企业往往会采取作假报表的方式美化自身经营。主要方式是虚增资本、不如实计入成本,虚增销售收入等形式。由于金融机构在为小微企业授信时,往往会考虑到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将小微企业对公账户和小微企业主、实际控制人的银行卡流水收入均计算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也给企业虚增收入创造了条件,小微企业通过账户资金互转方式变相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授信决策。
(六)短贷长用风险。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的业务品种最常见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途为生产经营周转。小微企业为扩大经营,在贷款发放后将信贷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购置设备等。造成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减少,贷款到期时偿还存在困难。
四、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建议与策略
(一)加强行业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防范有关行业信贷风险。在客户准入方面,深入观察国家政策变化情况,对于高风险行业谨慎介入,对于与国家信贷政策不相符,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要前瞻性退出,或压降信贷规模降低信贷风险。
(二)加强对客户准入的管理。避免出现“带病准入”问题。在客户选择上,将能经受住经济下行考验、抗风险能力强的“有实力、有品牌、有前景”的优质小微企业,依托新兴产业优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型小微企业,具备核心技术、市场需求稳定、成长性良好的“专精特新”型小微企业以及“科创性”小微企业放在首位。金融机构在对客户准入时,一般将客户分为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和退出类客户。对于符合支持类条件的客户才予以信贷支持。但是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在对小微企业准入时一般都有符合某些条件的前提下,可认定为免分类客户的规定。尽管如此,在客户准入方面,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特别是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指导目录》中支持类行业和标准,不得将限制类和淘汰类行业列入准入范围。同时,要坚决执行环保规定,对于环保不合格的要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对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要坚决压缩退出。
(三)加强授信前调查管理。授信前调查环节是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要围绕真实性这一核心,把小微企业授信前调查工作做牢做实。一是要对客户主体信息真实性核查,核查范围包括客户主体核查、基础资料核查、注资真实性核查等,要通过核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空壳融资、绕道融资、伪造资料融资、虚假出资等情形。二是对财务报表真实性进行核查,核实是否存在多套财务报表,是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是否虚增资产或所有者权益、虚增费用、操纵成本调节利润。三是对交易真实性进行核查,核实是否虚构交易对手,交易货物的数量与企业自身规模和生产能力是否匹配,交易价格是否符合通常市场价格等。四是对项目信息真实性核查,确保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五是要对担保真实性核查,特别是要核实押品是否真实、确认外部评估机构评估的价格是否符合实际、抵押是否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表决同意、抵押登记是否真实等。特别强调要对小微企业“三品”(人品、产品、押品)进行调查,对小微企业历年“三表(电表/水表或贸易表单、税表、工资表)一流水(银行流水)”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对比,以此确定企业准入时生产是否正常。
(四)优化担保结构,采取多元化担保措施。在担保方式上,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可能不采取信用方式,采取保证担保的,需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提供担保,避免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互保。抵押担保的要尽量抵押企业的核心资产。对于民营企业,要追加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连带保证责任。可以积极引入和推广政府增信机制,采取“政策性担保公司+贷款对象”模式、“政府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对象”模式、“保险公司+贷款对象”模式等,降低小微企业担保风险。
(五)加强贷后管理,严把风险底线。小微企业的贷后管理应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资金监管工作,二是加强现场检查管理。其一,在资金监管方面,要对信贷资金、结算资金、还贷资金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要通过核实,确认自主支付方式的信贷资金的交易对手、交易内容、交易金额不存在与申请用途和批复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受托支付方式的信贷资金不存在通过虚假受托支付等方式挪用信贷资金等问题。要监测企业贷款归行率情况,原则上贷款归行率应不低于贷款行信用占比。通过监测企业贷款到期前账户资金流入信息,了解用于还贷的资金是否来源于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等,及时分析和揭示潜在风险。其二,在现场检查管理方面,小微企业贷后现场检查主要是对企业“三表、三品”及财务数据真实性检查。要将“三表”及财务数据与上期和上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是否正常。同时要进一步了解主要管理人员近期投资行为,是否有涉黑、涉赌、涉毒等不良行为,是否卷入经济纠纷等。一旦存在上述情况,要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化解措施。
(六)采取适当措施化解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金融机构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化解风险,而不应采取“一刀切”式的惜贷、压贷、抽贷、断贷措施。要充分认识到风险防控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实体经济和金融支持之间是肌体和血液的关系,相互之间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对于经营正常、授信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再融资、期限品种调整、承贷主体调整、贷款定价调整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达到降低信贷风险的目的。
(作者单位:沁水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