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研究



晋城民营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


2019-06-13 08:57:00    来源:《晋城工作》  

市产业发展促进会课题组

  晋城建市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兴,晋城经济兴;民营经济强,晋城经济强。面向新时代,我们要用更多精力分析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矛盾,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优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民营企业流动,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晋城经济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民营经济将在其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起于个体经济,成长于私营经济。到目前已呈现出“56789”特征,即个体私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和新增就业。

  晋城民营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同样作出重要贡献,发挥着重要作用。

  1.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晋城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经济发展的顺周期还是逆周期,民营经济在数量、规模上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经济主体,活跃了各类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促进了晋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晋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民营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企业是重要的主体,可以说,没有占晋城市企业总数90%以上的民营企业的转方式、调结构,就没有晋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民营经济产业分布更趋合理,促进了晋城产业结构的优化。晋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八五”末的1985年为20.8∶62.1∶17.1,“十一五”末的2010年为4.2∶63.6∶32.2,“十二五”末的2015年为4.9:55.4:39.9,2017年为4.4:53.2:42.4。由此可见,转型发展势头强劲,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3.民营经济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就业是民生之本,集中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村镇经济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以其巨大的就业包容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在解决城镇无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国企改革分流人员、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民营经济吸纳了80%的城镇就业人员和90%的新增就业人员,为120万以上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主要的工资性收入,带动了5万余户家庭近两百万人口解决了生计和脱贫问题,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还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带动了更多人口过上小康生活,极大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社会稳定。

  4.民营经济为晋城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人才。近年来,晋城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精神财富是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提高,特别是经过40年的风风雨雨,锻炼和培养造就了一批能征善战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无论是在能力、胆识都是与当年不可比的。晋城民营经济的创业者们敢为人先,一次又一次冲破思想的樊篱,一次又一次勇闯改革的“雷区”,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率领一批人发展自己的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民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二、晋城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是总量少。从总量上看,全市实体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2万户,比上年增长8.2%。但按照国际通用的每1000人拥有量来比较,晋城民营经济数量少,实力弱的问题也很突出。2017年,每1000人拥有个体户全国48.6户,中部地区48.4户,山西48.2户,晋城仅38户,低于全国、中部地区、全省10户以上/千人;其户均资金全国7.7万元,中部4.8万元,山西4.7万元,晋城4.62万元,低于全国3.08万元/户,低于全省0.08万元/户;每1000户拥有私营企业全国20.2户,中部14.4户,山西13.2户, 晋城13.08户,低于全国7户/千人,中部地区1.32户/千人,全省0.22户/千人;户均资金全国600万元,中部325万元,山西410万元,晋城335万元,低于全国265万元/户,高于中部地区10万元/户,低于全省75万元/户。

  二是规模小。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市没有1家;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中,我市只有5家,比上年减少3家,全市民营规模工业企业现有138家,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4.8‰。

  三是贡献小。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为402亿元,占国民经济比重为34.94%,低于全省13.9个百分点,与江浙地带的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四是体制落后,人才缺乏。全市民营企业规范改制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企业为家族管理,产权不清,机制落后,问题突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能通过在“干中学”的学习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中得到提升,普遍创新能力不足,队伍素质低下。企业家队伍总体数量偏少,素质偏低,有“小草”缺乏“大树”,有老板缺乏企业家。

  五是营商环境欠佳。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最大制约,银行融资“门槛高”、“贷款难”、“担保难”、“压贷”、“抽贷”问题时有发生。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懒政怠政问题仍然存在。

  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直面问题,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在晋城新一轮大发展中占得主动,赢得商机。

  新时代的民营经济将迎来七大历史机遇。

  一是新时代的改革机遇。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另一方面,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新时代的创新机遇。特别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方面,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山西资源型转型发展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及“全域旅游”、“农林文旅康”战略,这些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都会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四是新的开放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化机遇。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民企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既有利于对冲外需疲软,外贸下行的压力,又有利于应对外贸保护主义,还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经贸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五是政策的机遇。中央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央行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中央到地方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为民企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红利。

  六是环保的机遇。环保倒逼虽然给部分民营企业造成错峰生产,停产整顿,牺牲了暂时利益,但它又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转型升级的过程。谁能在这场洗牌过程中坚持到底,谁就能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未来,谁就能在环保倒逼过程中生存下来。

  七是安全的机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减少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滋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民营企业增加了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推动晋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到“三个没有变”和“三个平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并始终坚持、反复重申的一项大政方针。同时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党和政府并且推进了一系列扩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已经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像对待国有企业一样,做到一把尺,一样亲,一家人”,一视同仁,所以各级政府应理性看待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将中央、省、市委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引导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2.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具体落实意见。这一切,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吃下了定心丸。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落实,特别是在减税降费、资源配置、融资担保、人才培养等方面帮助企业有效消除歧视,解决各种困难,做强做优企业。

  3.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激情创业,再铸辉煌。一个地方的竞争,核心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动,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有效消除歧视。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设施上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所有制歧视。纠正和清除对民营企业各种形式的歧视性政策和措施,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整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充足市场空间。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执法。

  建立亲清关系。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实行包联制度,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成长。把支持和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范围。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做强做优企业。民营企业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练好企业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切实做好新时代人大研究工作
改革创新 国资引领 奋发有为 国企先行
“四个以”助力改革创新再出发
泽州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探索实践
坚持“1168”工作思路 推进全市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泽州县铸造产业发展的建议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