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改革信息



第22期:全面推进“优+”计划 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晋城市以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8-09-20 05:23:05    来源:晋城政研与改革  

  晋城市下辖6个县(市、区),其中市区以城区所辖范围为主,市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86所,在校生55692人。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特别是今年在市区范围内实施了以集团化办学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教育优质全覆盖计划(简称“优+”计划),通过“优质校+普通校”的方式,在学校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发展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改革效果。

  问题:“择校热”背后的谷与峰

  在全面启动的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建设之初 ,我市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基础薄弱。晋城是从原晋东南地区分离出来,以原晋城市(县级)为基础新建而成,这一历史原因造成了城区发展条件极其薄弱。原县城边缘的一些村办学校随着城市扩建成为了城市中心的薄弱学校,再加上一些小规模学校、新建校、传统弱校共同成为了市区教育整体提升的“短板”;二是城乡矛盾突出。由于泽州县“有县无城”,市区义务教育学校需要承接泽州县农村地区大量的随迁子女就读,这对市区学校布局和均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管理体制不畅。市区范围内存在着市直属、区直属、教办管理、泽州县直属、开发区直属(后转制为城区管理)等不同管理体制,这种独立、并行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区义务教育的统筹优化。
为缓解“择校热”,市、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规范招生行为,不断压缩非就近入学比例和空间,连续5年将市区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但在招生入学工作治理成效的背后,深层次的矛盾仍然突出,市区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和办学品质上的差距仍然较大,形成了“峰”与“谷”。伴随着优质学校的快速发展,强弱分化更加严重,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家长的择校愿望,成为教育生态建设和教育公平保障中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初试:顺势而生的“捆绑办学”

  只有“填谷追峰”,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三年前,为缓解古矿小学附近学区“择校热”,指导新建颐翠中学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晋师附小、凤台中学分别与城区古矿小学、原开发区颐翠中学实施了“捆绑办学”,一期为三年。

  在这项活动中,晋师附小累计派出10名交流教师,古矿小学派出7名交流教师,两校交流教师全部为一线教师,多数担任班主任工作。双方教师互助互学,实现了共同提高。

  凤台中学派出交流教师5人作为新建颐翠中学的核心管理团队。两校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设置班子、统一调配教师、统一开展活动、统一常规管理、统一奖惩办法。年轻教师在交流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快速成长。

  实施“捆绑办学”为两所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破局:全面实施的“优+”计划

  去年以来,伴随着我市义务教育整体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关键环节和攻坚阶段。市委、市政府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刘锋市长亲自过问并多次就市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指示,梁丽萍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启动会,亲自研究安排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下发了《晋城市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县城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市级试点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开始酝酿在更大范围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工作。

  按照集团化办学改革思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在市区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全覆盖计划”(简称“优+”计划)。即:按照“优质校+普通校”的模式,在市区范围内,实行以优质品牌学校为中心校,片区内所有学校共同组成办学集团,实现全覆盖。根据市区教育实际情况,组建11个办学集团,其中初中5个集团,小学6个集团。目前各集团已经确立了工作方案,在机制建设、教师交流、校际研训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

  “优+”计划一经发布,在社会上引发了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微信公众号有关的消息短短几天浏览量就过万。市、区相关负责人还受邀参加了晋城广播电视台《百姓热线纠风台》栏目,详解政策,并与听众交流互动。学校、家长对于这项政策纷纷表示欢迎并期待。

  此次集团化办学改革的突出特点为“名校领航、协同发展”。

  “名校领航”就是要发挥“优”的作用。各集团由集团内优质学校担任中心校,中心校负责召集各成员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共同制定集团章程,明确组织机构、活动原则、发展愿景以及各成员校的权利义务等,确定教师交流等集团内部各项事务。在中心校的带领下,办学集团实现“四同步”,即:文化创建、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同步开展。通过办学集团建设,积极打造共有的文化品牌和课程特色,同时推动集团内学校个性发展,努力形成“一校一品”格局。

  “协同发展”就是要完善“+”的机制。结合办学模式改革契机,城区教育局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建立了市区义务教育协同发展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思路,在招生入学、规范办学、教师交流、校际教研、考试评价、文体比赛等方面对市区范围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业务性的管理和指导。这样的做法,既充分考虑到了现实情况,同时也有利于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原则。城区业务性的指导和管理形成了一条经线,学校不同的归属和管辖形成了一条纬线,经纬交叉,就像织布一样,才能织出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面锦缎。

  办学模式改革以市区中心,同时覆盖到所有县(市、区)。泽州县构建六大发展共同体,推进管理模式改革全覆盖;高平市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对口帮扶为主的两种办学模式,基本实现市区学校“无择校”,乡村学校“无弱校”;阳城县组织实验小学与南关小学成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组建董封、驾岭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一个校区、一块牌子、一套班子,实现中小学段教育资源完全整合;沁水县按照“小学高段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的思路,把办学模式改革同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陵川县明确了“教育联盟”和“对口帮扶”两种改革模式,确定了9所学校作为试点校,进行先行先试。

  “优+”意味着协同、共享和增值。优质的教育应该像流动的水一样,滋润到每一处低洼的地方,真正实现公平的价值。通过实施“优+”计划,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必将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晋城教育更加优质更加美丽的未来。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