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改革信息



第51期:锻造基层骨干力量 干在基层治理一线

——晋城市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2022-10-13 05:01:20    来源:晋城政研与改革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今年以来,晋城市聚焦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新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实战实训、案例教学、星级化管理、导师帮带、擂台比武等方面不断探索,全力构建全链条工作体系,着力锻造一支敢想会干、能打硬仗的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城区:全方位发力  锻造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城区聚焦基层治理“谁来干”“如何干”“干得好”等问题,着力从选配、培育、管理着手,不断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激活基层治理内在新动能。

聚焦“谁来干”,多渠道选优配强。以“百千万强基工程”为牵引,三级联动引“归雁”、育“雏雁”,全面打造“群雁矩阵”。储备到村(社区)任职干部135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15名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毕业生,选派14名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按下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快进键”,拿出142个事业编制招聘30岁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全面优化基层队伍结构,全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聚焦“如何干”,多平台培养锻造。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8个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开展“典型案例”教学,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推选先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登台讲课,组建“专业+乡土”的区级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巡回宣讲。开展多形式擂台比武,开设线上亮晒评比平台,常态化对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学习;通过实地查看、现场点评、书面测评等方式观摩晾晒、评比打分,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浓厚氛围。

聚焦“干得好”,多机制长效管理。从严管理“塑形”,持续完善村党组织运行规则,修订村务、党务、财务公开目录,建立干部履职“负面”清单、明确退出“红线”,做到干有“标尺”、行有“戒尺”。星级化管理“鼓劲”,出台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40名党组织书记、339名其他“两委”干部完成星级初次初评,形成“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政治激励+待遇保障+生活关爱”多向激励体系,对业绩突出、星级较高的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列为“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优先通过专项招聘择优纳入乡镇事业编制,绩效报酬按照星级评定结果进行差异发放,全方位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让基层干部工作有奔头、干事有劲头。


泽州:靶向施训  建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泽州县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建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员、精准、高效”要求,综合运用同步课堂、机关晨会、案例教学、县校合作等方式,靶向培训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不断激发基层骨干治理“内动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大提升。

同步课堂全域训。全覆盖建立乡镇党校,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同步课堂,县、镇、村三级干部同上“一堂课”,围绕专项行动关键环节开展专题培训,经常性邀请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推动基层干部知重点、明方向、抓落实。特别是结合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专项行动督导组督导情况,邀请督导组专题辅导,实现市级督导与县级推进“同频共振”。

机关晨会常态训。利用乡镇机关晨会,创新开展“日学半小时”活动,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每日坚持集中学习省市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会议精神,并将“日学半小时”活动与党员积分制管理、农村干部星级化管理结合起来,严格日常督促和绩效考核,通过学在日常、贯穿平常确保基层干部始终在状态、工作不掉队。

案例教学现场训。结合乡镇“揭榜领题”项目,全面摸排梳理各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确定基层网格治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链党组织等一批典型案例,分批开展现场实训,通过实地看、解说听、当场问、座谈议,在互学互鉴中推动镇村两级真抓实干、比学赶超。

县校合作精准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聚焦基层治理短板弱项,联合高校创新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在全省率先全覆盖对农村“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开展学历提升,县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力争用2至3年时间实现大专及以上学历全覆盖,目前已选送591名农村干部到晋城开放大学提升学历,切实补齐基层干部能力短板。


高平:跨乡挂职导师帮带  实战实训同心同赢


为破解农村“两委”换届后新任干部较多、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高平市围绕精准实战实训,创新推行“跨乡挂职·导师帮带”机制,着力提升农村“关键少数”治理能力。

聚焦“帮和带”,解决“谁需帮”“谁来带”问题。找准哪些人需要帮?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中,围绕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信访矛盾隐患突出村3大类型选择30名村党组织书记,分类分批到基层治理示范村“取经”,目前首批30名挂职干部已挂职到位。

定准哪些人能够带?在全市304个行政村中,围绕党建工作先进村、集体经济壮大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合作社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由乱转治村5大类型,精心遴选一批基层治理示范村。目前,首批20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帮带导师库”。“帮带导师库”实行动态调整,根据示范村发展成效等,对帮带导师进行排名考核,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更新。

聚焦“学和教”,解决“怎么学”“怎么教”问题。挂职干部怎么学?挂职人员到示范村一般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参与班子分工和日常工作,每人每年挂职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2个月。

帮带导师怎么教?每个示范村最多同时挂职2名人员;帮带导师每月至少要到帮带村工作2次,指导工作。同时,打造“小规模、多批次、深受益”案例教学新模式,组织30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到两个基层治理示范村观摩学习。

聚焦“考和评”,精准解决“如何考”“如何评”问题。如何考评挂职干部?乡镇(街道)制定考核细则,参考挂职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等,综合确定挂职成效等次,作为挂职干部评先评优、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挂职期间态度敷衍、表现一般导致成效不明显的,给予组织处理。

如何考评帮带导师?市委组织部制定考核办法,把帮带村的转化成效,作为示范村年终评选“乡村振兴带头人”“集体经济十佳村”的参考指标,帮带成效不明显或无成效的,一票否优。列入“帮带导师库”的村党组织书记,当年度绩效工资发放上浮10%,特别优秀的可作为“五方面人员”优先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阳城:擂台比武激干劲  赛出实绩比担当


为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锻造基层治理骨干力量,阳城县在实行村(社区)“两委”干部星级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乡村三级晋级制“擂台比武”,选树“担当作为好支书”标杆,推动基层“头雁”在基层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

村级比武“浪淘沙”。全县33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参加村级比武,以“不比基础比变化、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条件比干劲”为原则,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指导组、乡镇领导班子、包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评审组,从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实地查看、当场点评和现场测评,比拼每一名村书记为群众办实事、为集体谋发展的作为和成绩,各乡镇按照村(社区)总数10%的比例晋级下一轮比武。

乡镇比武“炼真金”。15个乡镇3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乡镇级比武,采用“现场观摩+集中测评”方式,县乡评审组分4组逐村走访观摩,通过村书记现场讲解等形式,重点了解并评价落实主体责任、亮点经验做法及取得的实际成效。各村书记攥拳较劲,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念稿子、不讲套话,实地讲解自身特色工作,晒出了家底,亮出了绝活;观摩后召开座谈会,在集中测评的同时,相互交流发现问题、检视不足、明确方向,积极推进工作整改和提升。该轮比武按照全县村(社区)总数3%的比例晋级。

县级比武“出英雄”。县级比武通过PPT演讲+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脱颖而出的1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结合PPT演示,对自身基层治理工作实绩和亮点工作进行展示汇报,评委组根据现场演讲情况测评打分,评选出一批“担当作为好支书”,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给予一定激励。通过“擂台比武”,发现了西关社区、美泉村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网格化管理、党建联盟、特色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激发了农村“头雁”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切实建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


陵川:“星级化”创建  激发基层干事活力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陵川县以村党支部星级化创建为牵引,带动支部书记、党员星级化联创共创,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评价激励效能。

开展“十星”党组织创建。在落实市委村级组织建设“五新”要求、“八有”标准上,陵川县充分考虑基层支部应具备的完整功能,创新提出政治可靠、党内民主、组织生活、团结实干、廉洁勤政、党员队伍、场所建设、集体经济、服务群众、制度建设“十星”创建标准并进行具化。在评定上,明确了量化标准、定标设星、科学评星程序;在管理上,明确了链式管星、对标创星、动态摘星机制;在运用上,明确了双向激励、达标争星、考核看星导向,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落地落实。

开展星级党组织书记创建。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对129名任职满一年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础星级进行初评,形成“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的长效管理机制。崇文镇小召村党支部书记宋晓永,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不断挖掘区位、交通、组织、基础产业优势,带动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被评为八星级党组织书记。崇文镇党委成立“宋晓永书记工作室”,搭建模范支部书记和年轻支部书记沟通交流的桥梁,充分发挥模范书记“传帮带”效应,推动更多“新支书”成为“好支书”。

开展“五星”党员创建。将党员积分和星级评比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党员自觉参加组织活动、志愿服务、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000余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获得积分,35名积分排名靠前的“五星党员”被推荐参加县乡两级“评优评先”,23名“不合格党员”被组织约谈整改,进一步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沁水:“导师库+工作室”  提升农村干部能力


今年以来,沁水县郑庄镇聚焦农村“两委”干部“能力恐慌”问题,建立“‘郑·能量’导师智库+槐芽工作室”导师传帮带机制,推动农村干部能力全面提升。

建立导师智库,全域按需结对。优选帮带导师,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村委举荐、乡镇选聘等方式,重点围绕曾受市级以上表彰的党务工作者、星级较高的“两委”干部等7类人才确定导师32名。找准帮带对象,确定新任职的村“两委”干部,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社会治理重点村“两委”共25名干部为首批帮带对象。做到精准匹配,导师明确业务特长、帮带方向,帮带对象提出帮带需求、发展目标,乡镇打破村域、行业等限制推动精准结对,确保学有所教、教有所成。

建成帮带阵地,分片派驻帮带。建办公场所,建立河头站、南大站和石室站3个“郑·能量”槐芽工作室,分片覆盖全镇25个行政村。定工作制度,建立一月一活动、一季一研讨、一年一总结工作机制,9名大学生村干定点派驻工作室,3名乡镇干部包联督导帮带工作。设帮带载体,设立书记加油站、门诊室、孵化园、风采路、督导团、同心圆6个板块,举办加油站课堂18期,征集“书记项目”57个,开展学习督导3次。

健全机制保障,定向推动提升。制定帮扶措施,推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和理论共学、跟班实训、精准结对、定期问诊、实战攻坚“五带六法”帮带办法。严格导师考核,通过帮带双方互相评、机关干部全体评、镇党委会议评的“三方评议”方式开展“师徒”捆绑测评。突出帮带成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导师帮带成效,对帮带效果不明显的导师和工作室提出整改意见,逾期整改不到位的撤销帮带资格。目前,南大村等多个帮带村先后建成面粉厂、山泉水厂、蒲公英茶厂等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4至20万元左右。


编校:李文彬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