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2018-09-13 04:30:45    来源:百日调研  

李广同

一、十九大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
  (一)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既表明了党的一贯立场,及时回应了社会重大关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对于坚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一心一意发展企业的信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第一次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既表明我们党对民营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化,又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三)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来。《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保持定力,坚守实体经济,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提出要打破行政性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民营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将会得到尊重,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一定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五)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民营企业90%以上是中小微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等方面拓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开发新技术、涉足新领域、推出新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引领消费创新。
  (六)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民营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企业,推动民营企业中的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向价值链高端提升,获取更大发展空间和优势。
  (七)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标志着我国坚持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伟大实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广大民营企业安心专心用心谋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八)提出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的高度重视。
  (九)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这必将激励广大党政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又守住底线不以权谋私;同时,也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做到洁身自好,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
  二、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一)民营经济总量稳步提升。1-10月份,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3.6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年目标183.6亿元的83.8%;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完成315.5亿元,同比增长0.2%;
  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完成419.8亿元,同比增长7.3%,整体呈现出增速回升、结构优化、效益改善、新动能加快成长的良好态势。
  (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纵深推进。目前,全县中小微企业总数发展到12068家(其中:一产1806家,二产1399家,三产8863家);从业人员达14.68万人,可提供劳动报酬38.2亿元。小微企业创建方面,全年新创实体436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32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13家;新增就业岗位5230余个,创建了南村红蓝立体科技、金村百世云仓物流等一批新型实体。龙头企业培育方面,科裕达铸造、久固混凝土、宏伍铸业等重点培育对象,逐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骨干。
  (三)创业基地孵化功能逐步完善。目前,我县共拥有锦绣鑫源、鲲鹏创业梦工场、信合义乌3家省级,巴公来村、新中原2家市级和巴公青年科技创业园、科通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青年城、月星广场4家在建创业基地。已运行基地中,入驻企业达到380余家,吸纳大学生创业230余人,提供创业就业岗位4800余个,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拎包创业”。
  (四)民营投资项目次序推进。本年度重点监测的清慧三期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景柏服饰年产40万吨家纺产品和仓储、国晨生物辣椒粗加工及万吨冷库、中国青年城复合型低碳双创基地、栖龙湾景区率先建成全省首条飞拉达攀岩线路等12个民营投资项目。其中: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1-10月份,共完成投资9.6亿元,占计划的73.8%。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1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200个。
  (五)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突破。一是强化产业集聚,做强铸造产业。清慧三期和晋钢铸造产业园项目被列入市县“十大经济转型项目”。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清慧制造、五谷养生、旭胜养殖、小庙岭种猪场等4家民营企业产品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景柏服饰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型集团进行产学研交流合作和协作配套,加强联合创新,研发新工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本年度全县中小企业研发新工艺8项。
  (六)金融创新服务有效拓展。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金融政策,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是推进企业上市。目前,清慧胜凯车轴正在西南证券的指导下,按照“新三板”的要求,开展尽职调查和财务规范,预计2018年4月挂牌“新三板”。二是创新融资服务。健全和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深入开展“金融机构入企对接服务”。1-10月份,“助保金”“聚力贷”两项业务先后为10家企业提供增信3965万元,累计为23家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约4.87亿元;1亿元的“政府还贷周转金”共为34家企业倒贷48笔,倒贷款金额共计5.73亿元,累计为43家企业提供搭桥资金147笔,周转贷款20.4亿元。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泽州农商行、晋城银行泽州支行等6家驻县金融机构分别推出了“新福贷”“光福贷”“农户通”“信税通”“商户通”等系列产品 ,及时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
  (七)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加快“1+17+1”中小企业服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平台功能,坚持以龙头企业的科技力量引领同行业发展。二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努力在“政策咨询、项目融资、法律服务、远程诊断、人才培育、网上交易”等诸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创新型服务。三是充分发挥乡镇小微企业服务站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为全县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创业指导和管理咨询。与此同时,结合省市中小企业系统“3个1”人才工作重点,着力实施2017民营企业人才培训计划,形成了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互赢互促的双赢局面。
   三、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近年来,部分企业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投机行为明显,大量社会资本投身楼市、高利贷市场,出现资本背离实体企业的倾向。同时,面对当前宏观形势严峻、要素制约加大、经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畏难情绪明显,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发展信心严重不足,“等、靠、要”和“不愿投”、“不敢投”和“不知投向”的思想抬头,精神状态不够振奋。银行对民营企业信心和信任明显降低,限贷、惜贷现象增多,根本上削弱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经营成本增加。受经济发展大环境日趋严峻,市场需求疲软,劳动力价格上涨,融资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生产经营处于微利或无利状况,有的甚至难以为继。部分企业由于订单不足和生产不稳定,熟练工、技术工流失严重。一些企业为留住具有一定技术的员工,不惜付出一定的生产和管理支出来维持开工率。此外,新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间接的增加了用工成本和经营风险。
  (三)融资难融资贵。重点在中小微企业。一是融资困难。二是融资渠道不畅。三是融资成本高。据调查,部分企业有民间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年利息为20%-30%不等,利率攀升直接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大幅提高,一旦企业利润不足以支撑融资成本,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四)产业层次偏低。一是企业规模较小。二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四是同质化较为严重,恶性竞争加剧。
  (五)高素质人才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较少,专业知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的缺乏一方面使企业难以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另一方面也导致企业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发展战略模糊,投资扩张盲目,难以开发适应市场变化要求的新产品、新服务,跟“风”现象较为突出,“商标”、“品牌”意识淡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
  (六)服务环境仍需改善。一是政策落实上有差距。为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央、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覆盖了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减少和简化审批手续、破解融资难、创优环境等多个方面。但在经济运行中,由于宣传、实施不到位等原因,一些企业经营者对政策不知情,只顾埋头经营;还有一些企业虽然知道一些相关政策,但不甚了解,也没有真正进行落实,虽看得见,但用不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二是平等竞争上有差距。在当前的情况下,国企凭着垄断地位和行政保护,获得垄断利润。而民企做同样的事情、作同样的贡献,却不能享受同样的优惠,甚至难以获得基本的利润。虽然有民营经济平等进入的两个“36条”,但在很多领域还是“玻璃门”。 如在煤层气领域大都是中石油、中联、晋煤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垄断,就连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民企也难以进入。三是服务水平不高。审批项目设置过多,审批环节繁琐,审批时间过长,部门之间的审批制度不协调,并联审批和联合审批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少数部门单位仍存在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现象。调研中,企业经营者在谈到发展环境时就反映,到职能部门办事,“门不难进了,脸不难看了,但事还是难办”,充分暴露出我们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几点建议
  (一)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二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我县民营企业发展取得的实效、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增强企业家发展的信心。
  (二)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一要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上级和我县已经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经营暂时困难、符合产业导向的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二要实行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在确保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支付、社保基金不出现缺口、保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符合转型升级要求、暂时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允许缓缴应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积极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局势。三要规范清减涉企收费。进一步清理整顿和规范涉企收费项目,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取消、降低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完善涉企收费监测制度和监测情况反馈、通报制度。加强涉企收费政策督查,依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保证既有政策落实到位。
  (三)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一要建立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加强政银联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各商业银行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二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简化中小微企业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创新针对性金融产品。三要加大财政对中小微企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建议县财政建立中小微企业临时救助基金,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培育和扶植新型支柱产业的力度。四要加强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财税支持;同时,引导民间资本成立担保公司,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抵押成本过高等问题。五要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微企业研究和利用资本市场,鼓励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六要建立中小微企业互助基金,由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与各行业协会,共同建立中小微企业同业互助基金会,先期注入启动资金,筹集社会及企业资金,在同行业之间救危扶困,帮助中小微企业打破单打独斗僵局。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要提升发展主导产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全力扶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集约化和品牌化,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市场占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产业集聚、新兴集群培育为重点,尽快培育一批具备较大市场需求潜力和创新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我县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三要积极培育高成长企业。每年选择一批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发展模式新、市场潜力大的科技型高成长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使其尽快扩大产业规模。四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快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推行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一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二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三要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四要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五要实施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计划。六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六)提升政务环境。一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坚持“最小干预、最大支持”的理念,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改进服务,减少审批事项和程序,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二要建立经济分析例会制度。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召集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分析研究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取向,研判市场走势,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完善基础统计和数据库建设。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基础统计工作和数据库建设,为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四要建立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对民营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控,判断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好风险预警,并及时制定和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五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产品推介咨询、组织产品会展等形式,为广大民营企业构建展示、交流、交易、合作平台。六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把民营企业发展业绩与考核各级领导工作政绩挂钩,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

(作者系泽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