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页



关于加强干部队伍抓转型发展能力和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8-09-14 03:43:00    来源:晋城政研与改革  

  卫明喜

   

  

  根据省委组织部和市委关于“万名干部大调研”的统一安排部署,11月9日至25日,晋城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党建研究会相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市直机关、开发区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基层乡镇等单位,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了广泛调研,听取了110多名同志的意见建议。通过认真研究整理,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干部队伍抓转型发展能力和作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当前我市干部队伍抓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好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山西省委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一争三快两率先”思路和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奋力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创新,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抓转型发展方面,我们按照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的总体部署,围绕认识有新提高、改革有新突破、项目有新成果、落实有新举措的要求,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工作,全市转型综改试验迈开大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抓转型发展,锻炼、考验、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提升了广大干部队伍的素质,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向好转变。但是,在干部队伍抓转型发展能力和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调研中大家反映,当前最大的隐患是思想上的障碍,最大的短板是能力不足,最大的顽疾是作风不实。具体表现:

  (一)思想上的障碍:惯性思维和惯性依赖症仍未根除。晋城“因煤而兴”,却也“因煤而滞”。煤炭产业长期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第一引擎”,造就了繁荣局面,也让干部甚至多数晋城人滋生了“靠煤吃煤”的懒惰依赖思想,从骨子里患上了“煤炭依赖症”。调研中,各县(市、区)曾从事煤炭产业的干部和企业家就普遍反映,“地下一挖就是钱”,为什么非要“放着钱不赚、偏要冒风险”?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很有市场”的认识,导致转型多停留在表层,体现为“被动转”。当前,煤炭价格上扬,市场行情向好,一些人又盲目乐观甚至妄断煤炭“黄金期”又来了,把转型发展又丢到脑后。过去就是这样,就在煤炭繁荣期资金充足的阶段,丧失了“孵化”转型项目、培育经济的新“增长极”的黄金期。这种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注意。

  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大家反映主要有五难:第一是招商引资难。调研中大家反应,现在是上上下下都在喊招商引资,但真正落地的项目没几个,特别是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即使落地的项目成功的不多,有的是半拉子工程,有的是事倍功半没有效益,有的是严重亏损债务累累,招商引资成了累赘,成了大家心上的一块伤疤。第二是转型升级难。大家反映说,资源型地区抓转型最省事最便捷的办法,是在煤炭产业这一传统产业上进行转型升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转型升级项目也不太乐观,特别是没有尖端项目的突破,有的大部分是煤转化、煤转电项目,都做的不大,煤转油项目也不成功。其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大都没有很好的效益。因而在抓转型发展中普遍弥漫着一股悲观失望的情绪,有的说不转型是死路一条,抓转型是白忙一遭。有的说,不转型还安安稳稳,平平静静能顾住老本,一转型反而赔进去不少,把老本都吃掉了。还有的说,不抓转型不出事,一抓转型就犯事,有的受处分有的甚至违规违法、犯法判刑。所以,现在在基层普遍存在一种畏惧心理,怕字当头,不敢越雷池一部,只敢按部就班、看家守摊过日子。有的闻“转”色变、闻“转”丧胆,产生了转型恐惧症。第三是产业创新发展难。近年来,我市相继上马了一批非资源类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兴工业园区,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对晋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依靠这些产业和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远远不够,有的园区还只是蓝图,有的园区规模还不够大,有的园区则停留在单一项目上,横向配套、纵向延伸、分工合作、有机衔接的产品链和产业链远未形成。如果说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没有可比性,但和周边的焦作、新乡、洛阳等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固然有产业结构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园区建设方面已经落后。这些年,河南各地大搞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最有带动力的平台载体。晋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不可谓不早,但体制机制不顺、规划起点不高、土地运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园区的发展,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阻碍了转型发展。第四是审批手续难。主要是土地审批、环保审批,门槛高,达标难,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过程比较长。当前特别是在环保高压态势下,使一些转型项目处于两难的境地,有的手续办不下来,有的过不了环保这个关口,埋怨情绪比较多。第五是创优发展环境难。我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不健全;政策上的优惠条件不多也不够“优”,政策倾斜度还不够大、不够高;资金利用度低下,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职能部门服务转型、作风转变不到位,一些干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不高,尤其是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精神,遇事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不怕转型耽误事,只顾自己不出事,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转型发展的步伐和进程。

  消极观望、“与己无关论”在基层蔓延。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转型发展是上边领导的事情,和我们下边一般干部关系不大。有些基层党员干部缺乏“转型发展”忧患意识,没有转型发展的危机感,对转型发展缺乏科学的认识;有些党员干部没有“转型”的概念,认为自己是“为共产党打工”,他们把个人“从政”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执政”岗位上工作;有些同志出现“信仰危机”,精神状态不佳,得了工作“疲软症”,认为能否转型无所谓,只要能发了工资,不管怎么发展都可以,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转型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干部队伍整体建设和党的事业前途命运问题,对此我们决不能含糊和掉以轻心。

  (二)能力不足问题:调研中,大家反映,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支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新形势、新任务和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存在不少差距。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主要表现:

  战略思维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领导层面在思考问题、制定规划、决定政策、出台方案,缺乏根本性、超前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有的领导班子抓转型发展没有整体规划、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到哪里算哪里;有的仅仅从局部、眼前、现象上看问题,站位不高、看得不远、想得不深,提不出真知灼见,工作打不开局面;有的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不强。制定规划,缺乏创大业的决策能力;分析经济,缺乏超前的预测能力;横联外引,缺乏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公关能力;思路不宽,缺乏应变能力;凝聚各方力量,缺乏娴熟的组织实施能力。大家反映说,晋城历史文化悠久,经商环境活跃,产生了诸如“泽州铁器”“高平铸管”“阳城陶瓷”等地区特色产业和品牌,其技艺精湛过人,产品质优价廉,享誉全国各地。然而,煤的兴起吸引着人们纷来沓至,煤的壮大也压缩了晋城“五小企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存空间,忽视了从战略层面上将煤业与传统优势产业有机融合,以煤的强势表现和资金支持,带动其他产业“谋长远、抓转型”。

  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缺乏创造性,转型缺乏主动性。特别是我市的研发机构数量较少,创新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在“产学研”结合中,多数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

  专业能力不足。调研中大家反映,我市干部队伍目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本领不适应等问题。一方面,熟悉经济、财政、金融等专业的干部严重紧缺,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干部不善作为、不会作为的问题逐步凸显,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有热情,也有干劲,虽然努力工作但成效并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干部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面对经济增速换挡、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一些干部缺乏应有的处置和应对转型发展的专业化能力和素质,往往拿不出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应对措施,被工作牵着“鼻子走”,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创新突破、推进改革更是举步维艰。此外,一些领导干部自认为是科班出身,知识储备较为扎实,但对知识的更新补充不及时,对专业化要求不重视,导致在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面前常常出现能力短缺、素质短板、方法短路的现象等等。再一方面大家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短缺,尤其在贫困地区,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特别是专业性、高科技型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陵川县农业开发局反映,该县中药材行业是一个新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是转型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好项目,但目前就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现在在这个行业里懂药材的技术人员仅有一名,严重影响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发展。

  驾驭市场的能力不足。据有关部门对干部的一次问卷调查,在受访的县级以上干部中,46.9%的人表示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有些干部还没有学会熟练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推动经济建设,仍然沿袭传统的领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单纯用行政手段处理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在环境改造、取消取暖用煤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用简单行政命令的方法“一刀切”“一阵风”,没有做好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妥善应对措施及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一些学校、医院及群众家户入冬供不上暖,挨冷受冻,群众怨声载道,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严重影响安定团结的事件。

  运用政策的能力不足。目前,我省面临着政策叠加的难得机遇,国家和省层面为转型发展“量身定制”了许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策方向和优惠条件,这些政策含金量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能不能抓住这些难得机遇,把一项项原则性的扶持政策转化为一个个可以操作的具体项目,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然而,从调研中发现,我们一些行政干部和企业干部在政策上“不通不透”。一味地“等政策”已经是一种被动表现,而政策有了却不会用、让政策成为“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更不可取。我们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落后就落后在运用政策方面,人家是没有政策找政策,我们是有了政策不会用。这种怪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协调服务能力不足。在调研中,大家反映,在一些经济部门和行政单位,长期以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缺乏沟通协调,在转型发展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形不成合力,浪费了行政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加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转型速度,进而导致当地服务转型发展的水平受到限制。而在行政单位与企业之间,一些干部在促进各利益主体的团结与合作、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转型发展等方面也缺乏协调服务的能力,间接地让企业感觉从政府得不到想要的支持,导致对政府的满意度下降,反过来也影响到企业的积极性,甚至降低一个区域招商引资促转型发展的吸引力并产生“连锁反应”。

  (三)作风不实问题的主要表现: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在抓转型发展中,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认为“管得过多、约束太严”,不好开展工作;有的认为“干多错多,不干不错”“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有的“软抗硬磨”消极抵触。在调研中大家反映,过去,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争项目、拉投资不惜代价,甚至“跑部钱进”,而现在,土地供了,资金批了,项目却推不下去。有的上级给了钱,不敢用、不会用也不想用,似乎一粘钱就会犯错误。表面上看,是干部不作为问题,深层次看,恰恰折射出新常态下庸政懒政怠政现象的抬头,甚至蔓延。从我们的调研来看,尤其是在基层,行政不作为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这些错误思想和杂音噪音虽然只出现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也反映出党员干部适应从严治党和经济转型新常态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反弹现象,文山会海”现象有回潮趋势。一些行政部门普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调研中有的同志说:“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到影。”顺口溜很生动、很形象。“官场坏习气”模样多种多样,一些干部的“官样”、“官腔”、“官气”仍未根除。“短期行为”大行其道。调研发现,现实中,许多干部一旦看到有“短期利益”的项目就两眼放光、拍脑袋决策、大干快干,而一听说项目见效需要很多年,就打退堂鼓放弃。说到底,还是毅力和定力不够,甚至是有可能对自己任期内的政绩看得太重,缺乏“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导致错过了把握“瞬息万变”市场良机的节点,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落得远。服务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部分干部对保护“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的偏执喜好上,比如,“放管服”改革中,上下不联动、左右不协同、基层承接能力弱,许多企业、客商、投资者反映,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急需办理的审批事项拖着不办,甚至还存在“卡脖子”的现象。还有群众和企业反映,权力下放前至少还能找到办事部门,权力下放后该找谁却不知道了。还有的部门在放权方面存在“你放他不放”的问题,加之“信息孤岛”“信息壁垒”现象的存在,导致企业在办理一些联合审批事项时,仍然还要“来回跑”。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各级领导干部抓转型发展的认识不高、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在调研中大家反映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山西转型发展非常关心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都来山西考察并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发了42号文件,省委、市委也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大会进行传达贯彻,省里也发了49号文件,但我们领导干部只是说在嘴上,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也没有认真去研究具体落实的措施和具体办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大多数干部对中央和国务院及省里的有关文件精神模糊不清。我们在调研中问大家,谁能把国务院42号文件和省49号文件精神具体说一下,除陵川县委组织部长和沁水县委组织部长和极个别的经济部门的干部外,其余大部分同志都不清楚。这两个文件都是今年九月份就下发的,但在各县市区到目前仍没有具体贯彻落实的意见方案或有关文件及具体措施。有的同志说,现在是上级领导抓转型发展是疾风暴雨,热气腾腾,下边领导干部是闻风不动、冷冷清清,没有反应,没有形成抓转型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声势及磁场效应。

  (二)思想解放不到位。我们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但我们有固有的劣势,观念保守、思想守旧,惯性思维和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固守老本,看家本领比较强,创新本领比较弱,所以,致使我们转型发展迈不开步、上不了路,迈不开腿,跟不上队。往往人家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们才去学,还学不会。在一些干部身上,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依然存在,有的满足于照抄照搬,因循守旧,机械执行上级要求,没有丝毫创新;有的对发展问题研究甚少,对开展工作信心不足,对打开局面畏首畏尾,造成一些好的政策不能很好落实,好的发展机遇不能很好把握。另外,通过调研发现,在当下推进转型发展过程中,本地许多干部还是走不出“晋城”或者“山西”这个圈子,不能够“站在全国看晋城”,思想认识的局限性较大,滞后而不解放,直接导致转型效率低下和步伐缓慢。

  (三)对新时代下的经济新常态,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生态文明、环保建设新理念缺乏认真探讨研究,是造成广大干部“不会转、不敢转、不想转、转不好”的主要因素。对我们全党而言,我国进入新时代,这是又一次巨大考验。对执政党的各级干部而言,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发展思路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革命战争转型到建设国家,第二次是从计划体制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是从规模发展转型为质量发展,同前两次一样,这一次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拿来,现实环境和发展条件都是全新的。目前,我们许多干部中已经表现出了较为普遍的“水土不服”。某些经济部门,面对复杂局面只会用“一刀切”的总量调控;某些地方政府没有土地和资金就不会搞发展,仍然倾心于“大发展=大投资”的“一招鲜”。这都是工作思路不适应新环境的突出表现。

  (四)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大家反映,目前我们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健全,目标的设置不够科学。除了各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工作量不一样等因素给目标设置带来客观影响外,主观上存在着目标设置内容、标准、要求不够合理,目标考评主观性和量化加权困难的问题,评价考核体系的制度保障欠缺;评价考核活动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缺乏相对稳定的规范性操作办法,有时年初制定的标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阶段性工作的出现,到半年、年终考核时就发生变化,让被考核者难以掌握;评价考核的方法相对落后,仍基本采用查台账、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现场察看等传统的考核办法,没有采用信息化、系统化、计量化的技术手段。另外就是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备。在用人上,由于良好的选拔人才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方式方法还不尽合理,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方面人才缺乏,一些相对重要、特殊的岗位后继无人,另一方面人才浪费,浪费在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在利益分配上,由于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尽完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利益分配关系失衡,挫伤了想干事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在容错机制上,虽然大都出台了有关文件,但大家普遍反映措施不具体、实用性不强,缺乏操作性,起不到鼓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的作用。

  三、加强干部队伍抓转型发展能力和作风建设的对策目标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今后工作和明年工作打算,提出以下对策和工作目标措施:

  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系列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和我市“一争三快两率先”的战略目标部署要求,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懂业务、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锐意进取,不断开拓,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一)抓教育,强素质,打牢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基础。当前最首要的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等论述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和增强“八大本领”要求,开展专题教育。同时,针对“思想解放不到位”问题,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干部队伍中开展解放思想再发动、再动员和“大讨论”活动,以期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

  (二)抓班子,带队伍,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水平。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进一步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转型作为目标,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要抓好“关键少数”,重点抓好各级党委书记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要抓好“关键事项”,把政治建设、政治能力摆在首位;要抓好“关键层级”,要坚持和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基层党组织的鲜明导向;要突出“政治功能”,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学历、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合理,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的干部队伍,大胆选拔优秀青年干部进入领导干部岗位,进一步优化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机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选拔积分制,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选拔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形成一支稳定的30岁左右为主体的后备干部队伍。为转型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干部资源。

  (三)抓培训,提技能,不断增强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提高领导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着眼于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增长”抓培训。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精心谋划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一批高端培训项目,教育引导干部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本地本部门发展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力争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上有大的突破,在培育做强企业和加快园区发展上有大的突破,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有大的突破。三是要着眼于干部实际需求抓培训。坚持把事业发展需要与岗位职责、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少什么就锻炼什么,及时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储备,增强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分管工作的行家里手、专家权威,成为能力过硬的带头人。四是要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层次。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班次、内容和方法,依托内外部教学资源,构建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五是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高层次培训活动,加大高端培训资源的整合使用,选派业务骨干和在岗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攻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加强与各地机关的交流,拓展外出学习和调研的层次和规模。

  (四)抓人才,搭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尖端专业人才队伍。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要求,针对我们人才短缺的问题,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推动人才优先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重点集聚紧缺人才;创新人才载体建设,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培养建立一支为转型发展谋划的高端智库和智囊团队及科研攻关队伍,培养建立一支懂法律、懂经济、善管理的行家里手和专家队伍,培养建立一批出类拔萃的顶尖企业家领军人物和能打善战的企业家队伍。从而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

  (五)抓创新,调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以创新的勇气和精神,建立健全完善各类干部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自我净化革新的常态机制和廉洁自律及制度约束机制,建立完善干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细化容错纠错机制;调整优化干部考评机制,重点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不断创新绩效管理的办法,调优绩效考核指标,加大抓转型发展能力和作风建设的权重分量。积极争取用于考核的激励资源。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报酬体系中用于干部考核的部分,以能力和贡献为标准,建立基于绩效的收入分配体系,加强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职务晋升、教育培训和评优评先的衔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进一步反映价值导向,体现工作差异。建立项目奖励机制,突出争先创优导向,不断激励广大干部为转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共晋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