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页



挖掘优秀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8-09-14 04:41:13    来源:百日调研  

贺建国

  一、晋城市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一)文化遗产

  1. 物质文化遗产

  晋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市文物点6767处,县均1128处,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古遗址393处,古墓葬142处,古建筑5496处,石窟寺及石刻17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23处,其他37处。总体看,主要有三个特点。

  (1)远古遗迹遗存多,且有实地可指。如伏羲女娲与磨儿山、神农播谷与羊头山、舜王躬耕与历山、大禹治水与龙门、成汤祷雨与桑林等。在高平神农镇一带,与炎帝有关的庙宇院落多达35处,记载炎帝活动的石碑石刻110多通。目前,这些遗迹遗存已经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业的生力军。如羊头山和炎帝陵、下川遗址、高都遗址等。其中,高平市有望将神农炎帝文化打造成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文化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农耕文化节。

  (2)木结构古建筑多,且保存良好。晋城市素有“木结构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据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全市有宋金木结构建筑45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又新发现元代及元代以前早期木结构建筑10余处。目前,这些古建筑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晋城城郊的青莲寺、高平的开化寺和王报古戏台、泽州府城的玉皇庙、陵川的西溪二仙庙更是闻名海内外。

  (3)古堡古村落多,且特色鲜明。明清时期,沁河两岸修建古堡达54处,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有8座。这些古堡不仅较好地保存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非凡技艺,而且较好地保护了沁河两岸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国际国内文化旅游必到之处。如皇城相府、湘峪古堡、砥洎城等。截止2017年7月,全市有国家级特色文化小镇3个(润城、巴公、神农)、历史文化名镇1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8个)、历史文化名村60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44个)、中国传统古村落69个。大部分村落已经成为自驾游、徒步游的首选之地。如赵树理故居、孙文龙纪念馆、大阳古镇(九州针都)、周村古镇(行山重镇)、陵川锡崖沟等。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丰富。截止2017年11月,全市非遗项目共278项。其中,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42项,包括国家级项目19个(全省排名第三)、省级68个、市级55个;县级项目136项,遍及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曲艺、民俗等10个门类。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9名、省级62名、市级103名;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2个(皇城相府重阳节、珏山中秋节),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高平凤林刺绣厂)。总体看,主要有三个特点。

  (1)民间文学和民俗类较多,有利于挖掘内容。全市278个非遗项目中,民间文学类32项,民俗类42项,占总数27%。丰富而独特的民间故事和民风民俗,为挖掘当地文化内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于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更加鲜活。对遗址、古建等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并开发利用,有助于讲好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故事,更好地表现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

  (2)表演类较多,有利于文旅融合。全市278个非遗项目中,传统音乐类7项,传统舞蹈类59项,传统戏剧类7项,曲艺类12项,占总数31%。近几年来,随着“非遗进景区”的强势推进,我市已有10个旅游企业开展了非遗表演,有的已经成为景区的“必游”项目。目前,全市景区景点正在演出的剧(节)目有21个,正在创排的有12个;但和20个A级景区、85个非遗表演项目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3)美术和技艺类较多,有利于产业转化。全市278个非遗项目中,传统美术类17项,传统技艺类86项,占总数37%。截止目前,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是我市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贡献最大的非遗项目,特别是冶铸和织造,如泫氏铸管和吉利尔服饰。这些项目中,大部分已发展成地方重要的文化产业项目,保护单位也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文化企业,并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如吉利尔服饰、泫氏铸管、泽州铁器、晋氏织造、侨枫陶瓷、东宅黑陶等。
事实上,挖掘好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策划开展文化主题活动,讲好文化故事,增加文化体验,促进文化消费。

  3. 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是独特的文化遗产。截至2016年7月,全市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下称红色文化资源)323处。其中,城区28处、泽州63处、高平81处、阳城68处、陵川37处、沁水46处。总体看,主要有三个特点。

  (1)影响较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晋城是山西建立中共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获泽中学旧址是晋东南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晋城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地。抗日战争时期晋城地处太行太岳和晋豫边革命根据地腹心地带,阳城、沁水是太岳革命根据地指挥中枢,有多处太岳区委、行署、军区旧址;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陈赓、唐天际等开国将帅革命战争年代长期在晋城生活战斗。解放战争时期晋城是全国解放战争重要前进阵地、兵源补充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和干部输出基地。沁水尉迟、陵川佛山和赤叶河,见证了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进程。全市323处红色文化资源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42处,占44%;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纪念地62处,占19.2%;革命领导人和重要人物故居15处,占4.6%;纪念设施61处,占18.9%;烈士墓和人物墓7处,占2.2%。

  (2)保护较好。市区一些标志性建筑,如赵树理文学馆、晋城博物馆、三馆大厦,都是承载革命历史的纪念场所,成为省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区启动了南石店中共中央中原局驻地旧址大规模修缮保护。泽州县完成12处22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修缮改造,并建造了泽州县烈士陵园。高平市对重要革命遗址进行挂牌保护,并依托博物馆设立中共高平历史陈列展厅。阳城县多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被命名为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并新建3处革命纪念设施和场馆。陵川县规划整合各种革命历史资源,依托王莽岭景区和锡崖沟村,将建设太行精神展览馆和抗战纪念馆。沁水县对烈士陵园进行提升改造,并在东坞岭伏击战旧址修建抗战胜利纪念碑、在马头山竖立武士敏将军抗日殉难纪念碑等。据统计,全市323处红色文化资源中,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10处,占3.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5处,占1.5%;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4处,占10.5%;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25处,占7.7%。

  (3)利用较高。已形成文物博物、革命历史、建设成就、风景名胜四大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全市323处红色文化资源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处、占3.7%,市级58处、占18%,县级13处、占4%;省级党史教育基地5处、占1.5%,市级12处、占3.7%;其他教育基地40处、占12.4%。

  (二)文化产业

  1.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截止2016年,全市有网吧176家,转型升级达到25%,并培育了1家“网吧转型升级实验基地(文化创意众创空间)”;娱乐场所190家,其中转型升级20家;各类印刷企业101家,其中具有出版物、数字和内资印刷资质的企业21家,其他一般性企业80家,共有从业人员2087人,资产总额34005.829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3472.81万元,年用纸量1.2万吨,税金及附加总额376.91万元,利润总额485.73万元;出版物(书报刊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181家,其中非个体经营单位76家、个体经营单位105家,2014年累计销售总额5994.85万元;有数字影院11家,荧幕51块,座位5690个,2015年票房收入约5000万元;市级体育类社团30个,体育俱乐部(民办非企业)25个,体育经营性场所49个,拓展基地9个。

  2. 品牌活动常态发展。一是“引进来”,现已举办了四届中国(晋城)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六届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两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农耕文化节、两届山西泽州“秋风古韵?畅游泽州”文化旅游节、两届皇城相府农业嘉年华和山西省首届“王莽岭杯”电视艺术精英大赛暨陵川县2017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二是“走出去”,组织文化企业(产品)参加西博会、北博会、中博会、上创会、省博会等国家、省级文化盛会10多次。其间,累计选送产品1000余件,获奖3件;推荐项目11个,洽谈成功3项,招商引资10多亿元。以晋城本土文化“二十八星宿”为题材的500集原创动漫片《大耳朵爷爷历险记》与央视动画合作成功,已播出50集。

  3. 文旅融合显著增强。截止2017年,晋城市建成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其中国家1个,即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省级2个,即珏山文化产业园、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正在建设的园区也有4个,分别是金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娲皇文化旅游生态创意园、李寨戏曲文化生态园和大阳文化创意产业园。出台了《晋城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引导文化文物单位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加大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努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印发了《晋城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办法》,着手实施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努力打造文化旅游新阵地。

  二、文化遗产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一)推动作用

  1. 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2016年,在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骆惠宁书记明确提出,要将我省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型的新引擎新支柱。楼阳生省长在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改革发展,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山西战略性支柱产业。这说明,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建立完善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从我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看,文化旅游离不开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而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离开了文化遗产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挖掘利用好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讲好景点的文化故事,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必将促进文化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最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繁荣。如皇城相府的开城仪式、廉政展馆和农业嘉年华。

  2. 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

  据新华网消息,201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4%。其中,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188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6%;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2872亿元,增长13.0%,占9.3%;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16024亿元,增长17.5%,占52.1%。在文化产品生产所涉及的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7个类别中,增加值占比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增速居前三位的则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服务。

  据此,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必将是以文化遗产所在地为目的地的文化旅游活动,以文化遗产为表现内容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以及以文化遗产为创作核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等。

  3. 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

  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还体现了一种信息传递的精神,也体现了文脉的传承。从本质来看,文化产业是源于人类智力创造的文化产品的制造,它是以人类文化成果(包括文化遗产)为创作元素的智力活动,其特征是原创和创新。因此,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推动力。正如前文提到的,我市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闻名于世的文化旅游品牌,所在地也成为颇负盛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在190多项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68%以上的项目已经成为我市产业化程度较高、品牌价值较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并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知名品牌。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古兵寨古隘口,也已经成为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基地,如上庄、大阳、碗子城等。近几年,随着传统古村落、特色文化小镇的评选命名,我市乡村文化休闲游蓬勃发展,正是因为我市乡村独特的文化遗产。从这个角度看,文化遗产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源泉。

  (二)存在问题

  1. 重视不够

  重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轻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容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对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容的挖掘,基本是旅游文物部门负责,侧重点除文化遗产的文物价值外,是如何有利于促进旅游开发,而对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价值,则鲜有提及。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大多表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是尚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理应纳入非遗工作范畴,由文化部门负责挖掘整理,但非遗工作财政预算严重不足,个别县甚至没有财政预算,导致县级非遗工作人、财、物紧缺,能够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已属不易,很难创造性开展工作。

  2. 深度不够

  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是一项严肃工作。一方面,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关乎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但目前实际,我市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挖掘基本属于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的商业行为,其目的是制造吸引游客的“噱头”。如此,在文化遗产文化内容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真正挖掘整理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几乎没有,反倒是漫无边际的夸大、毫无根据的杜撰比比皆是。这种挖掘和利用,不是为了保护传承,而是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没有深度。田澍中先生曾受邀编撰沁河流域文化丛书《明月清风》,对润城镇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详尽的挖掘和梳理,但有关景区景点在利用的时候,依然“坚持”了“猎奇和制造噱头”的原则。

  3. 整合不够

  这一点在文化旅游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对文化旅游而言,文化为体,旅游为用。作为根本的、内在的文化,在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时,必须注重其完整性。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即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其次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价值,如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二者缺一不可。一是文化部门和旅游文物部门之间、文化学者和旅游业者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协作机制。二是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没有体现当时的生产生活状态,很难讲好文化遗产的文化故事。三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发,没有和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很好地结合。如皇城相府的农业嘉年华、珏山的中秋祭月大典、上庄的民国风情游等,几乎没有地域特色,很难形成文化吸引力。

  三、挖掘优秀文化遗产,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具体措施

  1.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

  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是文化与旅游、制造、建筑、饮食等行业深度融合契合点,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落实《晋城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依托我市丰厚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积极进行创意设计和开发,制订出台相关法律或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以专业人士和机构为主、全社会普遍参与的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新格局,大力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和优势产业,更好地促进文化和相关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 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特色资源。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及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地位,使一些传统文化、历史遗迹通过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利用而得到保存、发展和传播。如,炎帝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沁河流域古堡群申遗工作、融入“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及联盟城市向联合国申报“中俄蒙万里茶道”文化遗产工作,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3. 努力建设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根据《上党(晋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晋城市沁河古堡群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结合国家级特色文化小镇建设,以设立非遗传习所和传习工作室为带动,以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为抓手,以广泛开展非遗展览展示展演为载体,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着手建设覆盖整个沁河流域(长治、晋城及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力推动实验区域内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永久保护。

  4. 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园区

  深入文化遗产内涵,充分利用好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围绕7大文化旅游片区主要景点,努力做好箕子围棋文化、商汤祈雨文化、舜帝德孝文化、炎帝农耕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运用设计,提炼创造并全力打造晋城独特的文化符号,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晋城文化旅游。如,沁河古堡风情区、炎帝农耕文化区、太行太岳英灵园、围棋文化休闲园,以及在太行陉、白陉沿线建成体量较大、辐射较广的民俗风情、工匠技艺体验基地。其中,努力将沁河古堡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明清文化体验基地,将海峡两岸神农炎帝农耕文化节打造成全球华人祭祖盛典。

  5. 全力实施传统技艺复兴工程

  发挥晋城市传统技艺研究所的理论和研究优势,依托晋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较大、存续良好的实际,挖掘、整理、筛选传统手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开发出具有广阔市场和高额附加价值的文化产品,组织农村富余劳力利用农闲和空余时间分散生产,实现劳动增值、服务增值、文化增值,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促进我市非遗全民传承,更好地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局组织了非遗项目生产技艺培训,其中高平马良刺绣厂培训特困户50余人,社会效益良好;引导社会力量开发文创产品2个,《康熙字典(简明本)》和“兴远堂”漆器,其中《康熙字典(简明本)》成功试销1000册,市场反响良好。

  (二)保障手段

  1.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始终坚持并持续强化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工作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工作的要求,将文化遗产内容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列为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任务,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努力打造文化旅游支柱性产业。

  2. 切实强化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协作机制,切实加强史志(包括党史)、文化、旅游文物部门分工协作,集中各级各部门、各级各类文化研究团体和民间文化研究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对全市文化遗产内容进行系统化、精准化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提炼晋城文化符号,凝练晋城文化形象。

  3. 切实强化人才管理

  建立文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招才引智的相关政策,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类拥有一技之长的文化、艺术专业工作者的保护和使用。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人才管理机制,以激励机制、评价机制重点,努力构建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作者系晋城市文化局局长)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