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页



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


2018-09-14 04:55:00    来源:百日调研  

梁金雄 周 军

  一、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现状

  从问卷回收看,共203份。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89户,集体企业10户,股份制企业38户,民营企业62户,外商及港澳台企业4户;分行业看,煤炭77户,煤层气2户,电力8户,铸造16户,化工26户,建材14户,食品12户,纺织服装业6户,医药2户,通用设备制造业2户,专用设备制造业8户,其他30户;分性别看,男企业家197人,女企业家6人。

  从年龄结构看,18-29岁的2人,占1.0%;30-39岁的18人,占8.8%;40-49岁的89人,占44.1%;50-59岁的86人,占42.2%;60岁以上的8人,占3.9%。企业家队伍中以中青年为主,这一部分人有理想、有精力、有经验。

  从学历层次看,高中/中专学历的30人,占14.7%;大专/本科学历的149人,占73.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24人,占11.8%。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淀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正在朝着知识型、实力型的现代企业家方向迈进。

  从政治面貌看,党员163人,占80.4%;民主党派4人,占2.0%;群众36人,占17.6%。

  从成长类型看,建市以来,经过历届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培育涌现出了一批极具时代特征的企业家群体,比如,敢为天下先的阎富轩、杜兰池、史天祥、朱文斌、郜志诚、闫军顿等一批本土原生型企业家;坚韧不拔、持续奉献、追求卓越的葛文山、贾根柱、李德茂、赵拴炉等一批国有企业家;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落地晋城的李强等一批引进派驻型企业家;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李军虎、田永屯、马晋章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家。这一批批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企业家,为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积蓄了后劲。

  从经营实力看,培育了兰花集团、天泽煤化工、绿洲、泫氏铸业、厦普赛尔、晋钢集团、兴达铸件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植了“蓝焰”无烟煤、“皇城相府”旅游、“兴晋钢”钢材、“泽州”尿素以及“钻石”水泥、“厦普赛尔”饮料、“佶利尔”服饰、“绿洲”大麻等一批国家驰名商标和省市著名品牌。

  从素质提升上看,初步形成了市、县、企业三级培训培养的格局,通过走出去学、引进来讲的方式,企业家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比如,市委组织部组织经济管理部门干部和企业家到北大、清华举办研讨班,高平市政府借助清华、浙大等院校师资力量,连续开办优秀企业经营者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兰花集团持续举办“兰花大讲堂”,在企业家中间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时,在企业家职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家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企业家们也用经验和教训为后来者开道铺路。比如:厦普赛尔公司高薪聘请营销团队力求开拓新市场,提升占有率;高达电缆公司高薪聘请经营管理者力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有所建树等等案例。

  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数量依然偏少、能力依然偏低、影响力依然不高,缺乏像杨建新、郭台铭、任正非、李彦红、张瑞敏、董明珠这样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企业家,这也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内生动力不强的主要因素之一。

  问题之一:企业家素质能力有待提升。调研显示,51.0%的企业家认为我市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虽然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能够凝聚各方智慧的高素质企业家极度缺乏,企业家专业素养的缺乏、优秀企业家的缺少导致企业很难通过创新将外部机遇和内部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有效衔接,形成新的产业支撑点和利润增长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表明我市企业家重具体事务、轻战略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的现象比较突出,对自身素质提升缺乏及时的“回炉”和“充电”,参加培训专心专注不够,知识更新速度缓慢,经营思路不够开阔,决策能力和管理模式与市场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表明,政府在对企业家培训、培育、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问题之二:企业家成长环境有待优化。调研显示,11.9%的企业家认为当前我市发展环境很好,51.4%的企业家认为较好,33.7%的企业家认为一般,3.0%的企业家认为较差,不同程度反映我市相关部门在贯彻落实执行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中存在理解不一、执行不一、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一项政策、不同地区、不同结果等现象;存在政策特别是部门间政策冲突,政府服务企业供需错位,政策实施成效不理想等现象;存在本土企业、引进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优惠政策享受不一等问题;企业家培育选任特别是国有企业家还没有真正实现聘任制、职业化管理等问题;一些职能部门对企业家的成长关注不够,对企业的发展、效益、投入关注不够,指导帮助企业找毛病、查问题、出主意的少,采取罚、关、停等简单措施的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家造成了伤害,挫伤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问题之三:企业家激励机制有待建立完善。调研显示,66.7%的企业家希望政府加大对优秀企业及优秀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充分认可和肯定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为在市级层面缺少一个指导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表彰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跟踪督查企业家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约束机制、调动企业家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等还未建立,尚未形成一套比较系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缺乏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各级各部门对企业家建设的认识还不够统一,措施还不够协调,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反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对企业家的认识误区,企业家所创造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肯定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还有待提升,企业家特别是国有企业家动力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比如,天泽煤化工集团的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晓东,兰花科创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波等我市部分优秀人才的外流,表明我市在创优企业家成长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干事激情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问题之四:企业家创新意识、前瞻意识有待增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受体制机制、地域文化、能力素质、眼界胆识以及市场需求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变化、实体经济回报率不高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家实业精神和创新意愿减弱,做事讲求稳妥、崇尚务实,不想创新,不敢创新;有的企业家敏锐性不够强,在宏观经济政策面前不够主动,抱怨多,而对自己企业管理上的不规范认识不到位,改进不积极;有的企业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思想浓郁;有的企业家知识结构老化,对现代金融、吸引外资知识欠缺,熟悉传统产业多,了解新兴产业少,投资决策思路不宽,想问题、办事情经验决策多,科学决策少,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做事慢半拍,跟不上形势变化发展,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问题之五: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待加快。多年来,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型,提出并在全市实施了“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一矿办一企、一矿兴一业”的转型战略,由煤炭企业投资兴办了一批非煤产业,但因跨行业经营等诸多因素制约,转型项目成效不明显、接替产业发展缓慢,工业经济一煤独大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粗放型的产业结构难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很难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我市外出求学毕业的大学生们、研究生们、博士生们不愿回来,即使回来最青睐的地方依然还是晋煤、银行、兰花以及医院、学校、机关等收入高、收入稳定、预期高的高薪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缺少新生力量的加入、新鲜血液的输入,加之原有人才的流失,我市企业家队伍面临着新老接替断档断层、后继乏力的挑战。

  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一)以教育培训为抓手,不断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能力。科学规划。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队伍壮大”工程,编制五年规划,制定年度计划,量身定制培训内容,采取送出去学、迎进来讲的方式,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分层次、分批次、分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中高层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搭建平台。要不定期、分层次、分行业组织开展企业管理经验分享交流活动,探索推广“以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模式,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人激励人。要组织企业家经常性地集中座谈,共同分析研判经济动向和走势,探索趋利避害、应对风险之举措,找定位、明目标,在工作交流、联谊联欢中实现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积极建立微信公众号,及时向企业推送信息,解读政策,实现企业家了解掌握政策渠道由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变,由大屏幕向小屏幕转变,提高传送速度。要选派新生代企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应先进企业挂职锻炼和本市优秀企业内部任职、与机关干部交流等形式促进青年企业家快速成长。强化内部培训。引导支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培训,做好传帮带,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对企业家外出参加的定制化培训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二)强化服务支持和保障,不断优化企业家队伍壮大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发布晋城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回应企业家关切,引导企业家预期,规范企业家行为,激励企业家创新。要建立企业家人才储备库,不断发现、培养、启用潜在人才。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倡导企业家的职业化建设。要营造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公平竞争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要借鉴省国资委与汾酒集团契约管理的做法,进一步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干预,放手企业自主经营。加大收益分红、股权激励、股票期权等收入分配力度,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要对应聘到艰苦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障方面给予优惠。强化跟踪服务。要建立企业家信息库,启动“96302”服务企业热线,构建互动式信息服务平台,及时跟踪企业家实际需求,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要定期不定期举办政企见面会,组织不同部门负责人定时、定点与企业家见面,现场办公,答疑解惑,解决难题。要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与企业家的沟通、会商和交流,形成强大合力。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企业家既要亲切、亲热、真诚,又要清白、纯洁、坦荡。探索建立推行容错机制。研究制定推行企业家容错机制的具体措施,鼓励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活力。对在推进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依法决策和实施,且勤勉尽责、未谋私利,但由于缺乏经验、政策调整、市场变化以及被迫要挟、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损失的,免于追究相关责任。

  (三)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企业家成长提供肥沃土壤。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大企业、优势产业的培育,为高素质人才集聚晋城提供依附载体,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工业领域要实施能源革命、改造提升、培育壮大、供给改革、园区攻坚、节能绿色、融合发展、稳定增长八大行动,努力为工业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步伐,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范运作,全面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为企业发展减负松绑、增添活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在降低显性门槛后进一步消除隐性障碍。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激活经济发展的源动能。要实施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放管服”改革、企业减负、工业项目推进、鼓励民间投资、招商引资等政策的落实到位情况,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软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投资晋城。

  (四)进一步增强激励手段,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贯彻落实中发〔2017〕25号文件精神,制定晋城市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评选办法,每三年召开一次全市企业家工作大会,对评选出来的功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骨干企业家、成长型企业家或“领军人物”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评选表彰,树立一批典型,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带动整个企业家队伍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市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建立企业家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和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建立以信用记录为核心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提高企业家政治地位。对贡献特别突出的,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推荐,给予适当的政治荣誉。要提高市级劳动模范、竞赛立功、“三八”红旗手中的优秀企业家比例。在政府部门设立经济顾问等岗位,鼓励支持优秀企业家在群团组织兼职,全市有关重要会议安排优秀企业家列席,全市出台重要政策措施要听取企业家建议意见。

  三、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组织及保障

  企业家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综合施策,统筹联动。

  (一)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晋城市企业家队伍培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纪检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发改、经信、财政、人社、农委、中小企业、商务粮食、旅游文物、团委、工商联以及各协会、商会等单位部门为成员,强化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与协调,统筹推进企业家队伍培育建设工作,确保企业家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二)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引导企业家弘扬中央倡导的36字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坚定企业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实践者。

  (三)落实经费保障。设立企业家培育培训专项资金和企业家奖励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用于保障培育建设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也应配套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为企业家的快速成长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新闻媒体要开设宣传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的专栏专版和专题节目,广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贡献,并积极向中央和省级媒体推荐,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营造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共识,为敢闯敢干的企业家鼓劲和赋能。

(作者分别系晋城市经信〈国资〉委副主任,经济运行科科长)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