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页



晋城,改革开放再出发


2018-11-20 10:12:00    来源:  

李志昌

  晋城,一座偏居晋东南的内陆小城,乘改革开放40年的浩荡春风,迅速成长为一座新兴城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有人说,这是一座农民托举的城市,有人说这是一颗璀璨的太行明珠,有人说这是一个美丽幸福之城,有人说这是一座从未止步的改革之城……小城故事多,但故事的源头都归结于改革开放。

  得改革风气之先

  晋城古称凤城,有着“有凤来栖”的美丽传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晋城得改革风气之先,之前属于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1983我国开始地级行政区改革。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东南地区,晋城市升级为地级市。8月1日,晋城市委、市人民政府筹备组挂牌,晋城市宣告成立。

  创业艰难百战多。相比其他地市,晋城则是由县转市。建成区面积小,仅有区区8平方公里。工业基础薄弱。交通闭塞,从长治到晋城只有一条“太洛”三级公路。“体量小、基础弱、底子薄”,当时不少人形容是“小马拉大车”,以至干部很少愿意到晋城去工作。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建设一座新城市,何其难也!

  初创的晋城的确是基础薄弱,但晋城还是“煤铁之乡”。“煤”是说起晋城就让人联系在一起的。“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的“乌金”,在晋城叫“兰花炭”,曾漂洋大海出口到欧洲,早已“蜚声中外”。这是大自然赋予晋城的资源禀赋。
早在70年代中期,勤劳智慧的晋城人民,就依托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办起了“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铁厂、小水泥、小化工等)。“七五”时期,当“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浪潮冲击着这片藏着“乌金”的沃土时,以“五小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不断发展壮大。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跃居全省第一。自此,晋城走上了解放思想、艰苦奋斗、自我创业的奋进之路。

  改革首要在解放思想。“五小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是得改革风气之先、根植于晋城大地的创举。它所创造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改革打开了晋城人民思想解放的“阀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形成了有利于新生事物发展壮大、包容的社会环境。这一深刻的观念革命,为晋城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抓农村小康之纲

  晋城的发展总是紧跟中央的改革步伐。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1991年到2000年,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即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晋城紧跟全国改革大潮,提出了“农村小康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在1994年提出提前3年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决策。晋城脱胎于县城,基本市情是农业、农村、农民,抓小康建设必须围绕“农村”这个最大实际。纲举目张,这个纲就是“农村小康建设”,以农村小康推进全市小康建设。

  这真是一个豪迈的目标,发展较快地市尚且按部就班,一个成立7年多、有两个贫困县、有众多山区贫困村……不仅实现,更要在全省提前?人们都捏着一把汗。

  可敢于胜利、不怕困难的晋城人民毅然决然地出发了。在这场凝聚全市人民意志的战斗中,一条改革创新的主线分外突出。

  这是领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5年。1996年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把“1997年全市基本达小康”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彰显市委决心、焕发人民斗志。坚持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先是小康示范村引领—中间村上台阶—贫困村摘“帽子”,最后形成小康村—明星乡(镇)—小康市的发展格局。坚持啃硬骨头、集聚合力、精准施策,针对27个边远山区乡镇这个全市小康的难点,出台《关于加快全市27个重点乡镇奔小康步伐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市农村实施帮带战略促进共同富裕的规划》。组织全市25个小康乡镇与其“结对子”,确定市直27个有实力的单位与其“包对子”,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帮扶。坚持领导负责、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县、乡层层签订军令状,市、县、乡主要领导分别包一个小康难度最大的乡和村,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调动自我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这是乡镇企业改革创新的5年。以所有权变革为标志,从乡办、村办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到对乡村企业进行改组改造,逐步实行合伙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产权制度的变革促使乡镇企业实现了二次腾飞。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72.3%,“三分天下有其二”。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97.2%、92.3%,在国民经济中已是“十分天下有其九”。 199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0%、国内生产总值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上缴税金的40%均来自乡镇企业。1991年至1997年,乡镇企业利润用于中心城市建设资金9亿多元,投资总额占全市城市建设总投资的一半。“农民托举的城市”说法由此而来。

  期间,全国农村小康村镇建设研讨会、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在晋城召开。《人民日报》两次在头版头条、头版显著位置报道《晋城市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老区晋城整体基本达小康》。

  正是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作为太行精神的主要内涵,艰苦奋斗早已融入这块红色土地和晋城人民的血液,可谓:条件愈艰,迸发愈烈。而改革开放是激发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进一步去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发展创造更适宜、更宽容的制度环境,才能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可谓:制胜之本、活力之源。

  遗憾的是,由乡镇企业而来的晋城民营经济,既没像“苏南模式”做强做大、也没像浙江台州“做小做精”,以至于在全国或全省立得住、叫得响的企业很少。这里面有企业发展方向、技术创新、资本经营上的各种原因,但煤炭效益好,挤压了投向民营经济的生产要素,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谋煤炭转型之路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晋城是典型的“煤炭经济”,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煤炭市场疲软,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资源价格大幅下跌,曾有过增长断崖式下滑的切肤之痛。但晋城打破“魔咒”的努力也是坚决的,尽管充满艰辛曲折,但煤炭转型一直在路上。

  传统产业(煤、电、冶、化)走的是一条改造提升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当前环保压力持续趋紧形势下,依然任重道远。

  煤炭产业历经关小、改中、建大到资源整合后,由“小煤窑”进入了“大矿”。期间一个在当时乃至影响至今的事件是,诞生了我市迄今为止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兰花集团”。这是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晋城人民,在与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太钢、太重、太化和太原天龙商场、五一百货大楼等国家(省)重点企业上市竞争中,硬是将六个政策不予支持的地方煤矿和一个国家严格控制项目的化肥厂,“挤”进了上市行列之中。

  电力产业从1997年阳城电厂的开工建设开始,形成了以火力发电为主体,煤层气、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多元发电为支撑的电力格局。

  化肥产业从“煤转肥”到“煤化工”,再到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1999年兰花集团对兼并的原市第一化肥厂技术改造,生产出第一粒尿素;2008年9月,兰花科创15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项目一期工程2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工程建成投产。2016年6月21日,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其中,“十三五”重点项目—晋煤集团的华昱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

  冶铸产业逐渐从“晋城铸造”走向“晋城制造”。晋城冶铸源远流长,用工匠姓氏命名为村名的“十八匠”沿用至今。在历经高速扩张“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拆小建大—转型升级后,目前产品涵盖上下水管、汽拖配件、工程机械配件、球墨管件4大类300余个品种。产生了晋钢、高平泫氏、清慧制造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了泽州南村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创新园区、晋钢集团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

  新兴产业走的是一条创新培育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把新兴产业打造为晋城的支柱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依然需要加大力度。
   
  煤层气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前列。大自然总是青睐晋城。又赋予了煤的伴生资源—煤层气这一清洁能源。我市拥有煤层气资源储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正朝着建设抽采先进产能集中区、综合利用引领区、京津冀及中原城市群清洁能源供应区目标奋勇前进。

  装备制造着力打造晋煤金鼎煤机、中船重工等龙头企业,着力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煤机和煤层气装备制造水平。

  高新技术主要依托富士康,自晋城籍台胞郭台铭1999年11月投资的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开工以来,不断在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目前努力争取其工业机器人、手机机构件等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向晋城布局。

  旅游产业“得天独厚”,“天”—气候独特(避暑康养胜地)、“厚”—自然人文厚重(太行风光、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古堡文化、炎帝陵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市场开发的潜力无限巨大。

  目前,尽管经济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一煤独大”现象仍未实现根本性变化。2017年全市煤炭行业利润总额115.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6%;煤炭行业利税总额223.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6.0%。

  转型综改是一场攻坚战。既要横下一条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一个脚步前进,一点一滴推进。更要以改革开放精神推动转型发展。

  建美丽幸福之城

  到过晋城的外乡人,都不禁惊叹于她的美了。在这里,你丝毫看不到一丝“煤城”的影子。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无论是街道两旁挺立的雪松、桧柏,还是盛开的丁香、紫薇;无论是游人如织的公园,还是随处可见的游园……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是“国家或省园林县城”,农村呢?就更加美不胜收了。那一个个达到生态园林化建设标准的村庄,呈现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景。

  如果考察团来访,政府介绍的是“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绿色”奖杯。

  而老百姓对旅游者的介绍则朴实的多,“这里,原来是臭水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沿河窗户都用木板钉得严严实实,现在是一条清水绕城郭”。这说的是 2003年的“两河治理”。

  “这里,原来是煤矿开采形成的沉陷区,山上有裂缝,地下有堆积的煤矸石,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现在是满山披绿装”。这说的是白马寺山植物园建设(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这两项工程都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生态宜居,而且生活幸福。多年来政府持续实施“民生实事”工程,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脱贫攻坚、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住房等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从建市之初只有一所晋城师范,到2001年9月组建全日制高职院校(晋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再到2013年10月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正式招生开学,结束了我市没有普通本科院校的历史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人们就业渠道多,收入增长较快。新时期,我市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帮助重点群体人员实现就业,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农村合作医疗从无到有,从乡村诊所到“村卫生室”,从县医院到3家三级医院、12家二级医院……新时期,我市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10%,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均为100%。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才是真正的美丽幸福之城。

  改革开放再出发

  思想再解放——

  改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前进。2018年的年初,一场全民大讨论在晋城悄然而至、迅速升温。这是新一届市委提出的“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是“晋城发展确实落后了”的清醒认识,是晋城怎么办的自我之问,也是全市220万人民之问。

  目标再聚焦——

  来源于百万群众智慧的共识,总有一种众志成城的恒久力量。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省大发展、晋城要先行的使命担当。符合中央精神、体现省委要求、契合晋城实际。

  举措再抓实——

  举措,总是在真刀真枪、动真碰硬中才能推深做实。《2018年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清单》和《2018年重大改革事项及先行先试项目清单》就是把“利器”。68项重点工程责任到人、媒体公示、定期考核、年底兑现,接受群众监督,“当和尚不撞钟”在晋城一去不复返了。21项改革事项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突破影响晋城长远发展的难点和堵点,体现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并给先行先试划出边界、建立清单,边界内任其驰骋,清单内任其先试,给干部系好“安全带”,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党建再加强——

  一个原则更加坚定。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要求更加明确,“以党建引领发展,把党建融入发展,用党建推动发展,靠发展检验党建”。一个文件更加务实,《市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一系列选人用人措施更加具体,实施“五个一批”为内容的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公选一批优秀副处级干部。一系列激励措施更加有效,5月29日召开的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大会吸引了全市的眼球,市委说到做到,拿出500万元重奖先进单位,奖得心跳,高高擎起了目标责任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出台《晋城市招才引智十条激励政策》,力度大、措施实。

  这是先行先试的改革脚步:

  晋城率先在全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海装风电基地至少缩短了一年的建设周期;晋城作为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试点,已出台试点实施意见,为全省探索路子;高平市作为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目前已经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泽州县承担“三块地”国家级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

  这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步伐:

  2月12日,晋城—郑州焦作城际公交通车,4月23日起,晋城—长治城际旅游公交开通。

  3月21日,华谊兄弟星剧场落户晋城。

  4月28日,全市转型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总结暨陵沁路西北环晋城过境段改线工程开工仪式举行,全市共有91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转型项目开工数达到了52个,同日中国海装晋城风电基地风电机组量产启动。

  5月22日,新时代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恳谈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签下1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97.5亿元。

  7月20日到21日,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观摩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晋城,新时代高质量转型的号角已经吹响,放眼眺望,新一轮改革大潮必将更加波澜壮阔……

(作者单位:市委和谐办)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