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页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城区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0-03-10 04:25:00    来源:百日调研  

  

    

  一、城区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18 年,城区生产总值完成 325.5 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7 个百分点,高出市定目标 7.4 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均排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0.7 亿元,下降4.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102.5 亿元,增长 22.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222.3亿元,增长 10.7%。2018 年,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21.8%,销售产值增长19.3%,销售收入增长 19.9%,三项经济指标呈现同步增长。2018 年,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8.3 亿元,增长 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7.2 亿元,增长11.0%,占比达到 86.3%,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 

  (二)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4.9 亿元,增长10.3%。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5.7 亿元,增长 5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99.0亿元,增长 16.5%。2018 年,技改投资、大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731万元,增长101.2%;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 52.7亿元,增长1.9倍。民生领域方面投资大幅增加,2018 年,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道路改造、学校建设、河道治理、地下管网等民生领域投资完成 68.5 亿元,同比增长 54.9%,占城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 65.3%,为近几年投资最多的一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9月份开始由负转正,2018 年完成 49.0 亿元,增长 9.5%。 

  (三)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城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实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主导作用更加稳固,2018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 222.3 亿元,增长 10.7%,占 GDP 的比重为 6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9.6%,拉动经济增长 7.1 个百分点。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城区 22 家规上工业企业有 16 家制造业,2018 年,实现总产值32.8 亿元,增长 25.2%,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 3.4个百分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随着网上零售及快递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2018 年,城区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 46.1%,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 35.9 个百分点;通过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4.6%和109.9%。 

  (四)整体发展态势稳中向好。2018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2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0.4%,这是近几年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三产业。城区 22 家规上工业增加值 1-12 月份增长 18.8%,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40.6 亿元,增长10.0%,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0.4 个百分点,高出上年 2.3 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连续四个季度排名六县(市、区)之首。 

  二、城区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城区实体经济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贸易、饮食娱乐、简易加工、建筑装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实体经济企业非常少,特别是具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占比更低。同时,很多企业依赖传统发展路径,自身创新意愿不强,原创性研发少,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比如:工业对煤炭的依赖仍然很大。22 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晋煤企业无论数量(11 家)还是体量(76.4%)都是大头,金鼎煤机等 8 家企业生产的设备主要服务于晋煤煤炭企业,面向市场的份额很小,这些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计划模式而非市场模式。再比如,一诺康餐饮管理公司在菜品的推陈出新、品牌塑造、信息化经营管理和传承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还有待加强,在以满足大众化、小而美、小而精的消费需求为目标的产业转型中的探索还比较欠缺。因此,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 实现向高端发展、高质延伸、高效提升,任务繁重而艰巨。 

  (二)实体经济发展要素保障不够有力。一是人才紧缺,用工困难。“高级人才难引进,普通工人难留住”是眼下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企业面临员工稳定性差的问题。比如:康力生药业因为待遇偏低、环境不优、管理模式粗放导致员工流动性大,给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才短缺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不少企业面临技术型熟练工人难招的窘境。比如:居然之家因为售后工人专业技术不过硬、工作经验匮乏、服务态度恶劣共接到客户投诉 100 多起,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二是数据短缺,发展受阻。政务大数据具有独特公共价值,相关政务数据的流动不应囿于政府机构内部。而应该在明确规则、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有效对接市场和公众需要,从而充分释放政务数据的红利。眼下,缺乏大数据的有力支持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因为缺乏居民全方位、宽领域的个人数据信息,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政策空白,补贴困难。对于能够给社会带来较大利益的企业,政府应当适当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但目前,政府为企业提供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特别是对于像康力生药业等“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优惠处于空白期。 

  (三)消费有效供给仍显不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升级换代的需求比较迫切。但由于城区消费产品供给结构并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辖区旅游市场目前对吃、住、行等基本需求较好满足,而对游、购、娱等结构升级型需求则存在短板;又如消费市场上存在较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淘汰衰退期的商品,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优质商品供不应求。这种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导致消费者“储币待购”,或者通过异地以及境外购买,造成消费外流。 

  三、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提升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切实解决实体企业“不能创新”和“不会创新”的问题。应加大经费投入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杠杆作用,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政府科技资金中投入企业技术创新的比重。对于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典型企业,可以适当给予科技奖励,从而发挥其对技术创新的示范及引领作用;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为实体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设备更新和产品研发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实体企业在业务领域的转型和升级,解决实体企业“不能创新”的问题;应注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积极为企业加强与我市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晋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城区职中等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搭建平台,从而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专业领域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实现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创新成果更加丰富,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比如:城区康力生药业长期与山西医科大学合作,充分借助高校的技术优势,不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现新发展,解决了企业“不会创新”的问题。 

  2.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应完善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发挥电子商务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打造一批网络零售平台、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引导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各类企业应用互联网强势平台“上网触电”,引领消费理念、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需求,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比如:利用城区最大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产业园,引导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支持大中型传统百货、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零售企业通过网上商城或依托商品交易平台开展网络促销。 

  3. 培育市场知名品牌。应实施商标品牌培育工程。加强商标品牌战略工作专项资金的扶持,加大对品牌创建活动的奖励力度,将一诺康餐饮、康力生药业、康馨苑等打造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应强化品牌经营。加强品牌推广平台和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发展专业品牌运营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应实施品牌走出去推进工程。选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设立“城区制造精品”指导目录,依托各类媒体和国内外知名会展,重点加以推广。 

  (二)着力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滚动成长的良好格局 

  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紧紧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品牌经营、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发挥放大和叠加效应,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加快成长为亿元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二是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综合企业规模、效益和潜力等因素,每年确定一批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实行政策聚焦、重点扶持,促使一批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提高效益、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城区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三)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优化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使之与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密切相结合。政府应为城区职中等相关职业院校的品牌专业、新兴专业和重点培育项目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助力职业院校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二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企业积极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联盟,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政府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实行鼓励校企深度合作的优惠政策。比如: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师生实践实习或者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岗位标准等,就能获得税收减免和国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 

  2. 奏好引才、育才、留才的“人才工作三部曲”。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做好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育工作。同时,应加强人才政策协同,坚持引技与引人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健全“引、育、用、留”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对新引进的人才,确保各项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放到位,努力在住房、就医、子女就学、家属安置等方面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 

  3. 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应充分借鉴、学习兄弟县区和其他先进市区的经验,组织创办EMBA、高级职业经理人等培训班,为企业家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多元化的培训。同时,应发挥区工商联、行业协会和企业家俱乐部的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高层次讲座、论坛等活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际战略眼光、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同时,应定期为企业家举办道德讲堂和组织企业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使其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四)着力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1.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一是推进税收优惠政策。应大力实施小微实体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的起征点和降低增值税税率,实行所得税抵减等结构性减税措施,积极为企业研发和设备投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实体经济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实施财政扶持政策。抓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大财政资金对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应扩大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设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对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项目的新增贷款予以贴息支持;企业信贷周转金应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倾斜;应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程序,鼓励各商业银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2.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加快打造更加统一、便捷、高校的政务服务平台。应有效整合各类数据,从社保信息到房产信息,从身份信息到交通大数据,打通跨部门信息共享的“任督二脉”,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畅快流动,为建设数字城区、智慧城区添砖加瓦。同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规范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全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力争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效果最佳县区。坚决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体制性障碍和隐性壁垒,推动“看得见的手”习惯换手、缩手、放手,该放的落到位,该管的严起来,从而降低实体经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激发市场活力。 

  3. 建立公正、平等、法治的市场环境。应制定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公共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的具体实施意见,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的投资运行机制,探索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主体,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公平竞争进入相关行业和领域,确保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同时,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整顿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透明、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晋城城区政协主席)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