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报告



高平市做强做实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2018-03-07 10:35:25    来源:  

陈仲会

  一、高平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平市基本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保障,以设施蔬菜、生猪养殖两大产业为主导,果品、蚕桑、小杂粮、特色养殖等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先后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农业产业结构情况。一是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全市耕地总面积69.4万亩,其中:粮田面积48万亩。主要作物是玉米、小麦、大豆等。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7万吨,亩产562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生猪产业链条基本形成。高平市是山西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和猪肉供应基地,全市共有百头以上规模猪场2300余个,千头以上335个,5000头以上27个,万头以上18个,规模养猪比重占到养猪总量的85%。开工建设了凯永、邦格、平泉和裕宏等四个饲料加工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96万吨。先后建成了雨润新胜肉类生猪屠宰项目一期工程、杰隆5000吨猪血蛋白加工项目、乾元公司2000吨猪皮加工高档工业明胶项目等深加工项目。初步形成了养殖、饲料加工、屠宰、猪血猪皮加工的产业链条。三是设施蔬菜园区情况。现有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64个,千亩以上大型园区6个;创建部级标准园4个,省级标准园3个。全市设施蔬菜面积3.4万亩,产量2.5亿公斤。四是特色农业情况。目前,高平市特色农业主要有黄梨、苹果、小杂粮、干果(核桃)、蚕桑、特色养殖(牛羊鸡兔蜂)等产业稳步发展。五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全市发展晋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个,可生产粮食、畜产品、果品饮料、丝麻家纺、蔬菜等5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产品。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一是科技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与荷兰瑞克斯旺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肥技术。与山西农大、山西农科院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00人。在16个乡镇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村级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队;建立了猪业协会、蔬菜协会,组建了多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抗旱技术服务队。二是金融保险服务。开办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4种,试点开办地方政策性险种1种。已在全省率先启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选择23个养殖场投保生猪2.69万头,投保金额96.8万元。三是农产品监管体系。建成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了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制定了西红柿等5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地方标准、无公害生猪养殖地方标准。目前,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场)30个,面积达9296亩,21家企业和合作社的61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认定面积5.9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到5.12万吨。四是市场和信息化建设。建设了占地3.2万平方米、拥有1000余个摊位的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5.6亿元。建设了“高平市农业信息网”以及“高平生猪网”等网络平台,实现了“12316”热线和短信系统全覆盖。五是农产品品牌创建。目前,高平市农产品龙头企业中有驰名商标1家,著名商标及省级名牌6家,无公害农产品已认证28家,2016年正在申报3家;绿色食品1家(厦普赛尔);有机食品4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高平大黄梨)。集中注册了“高平生猪”、“长平蔬菜”等品牌。

  (三)农业体制机制情况。一是土地流转。依托阳光农廉网,建立市乡两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推进土地确权,出台了《高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423个行政村已经完成地块权属调查及勾绘工作,占任务总数的95.06%。二是惠农政策。全市农业扶持资金大幅增加。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扶持生猪产业发展、1000万扶持设施蔬菜发展、400余万元补助技术人员以及最高达50万元的品牌创建奖励,撬动吸引1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三是新型经营体系。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860家,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示范社21个,入社农户1万余户,带动农户4万余户,涉及种、养、加、产、供、销等行业和领域。单个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25个,经营面积5600亩,认定家庭农场36家,规模养猪户达到5885户。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虽然高平市现代农业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粮食产业方面:一是高标准农田面积少。目前,仅为15.5万亩。二是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59.6万亩减少到目前的48万亩。三是防灾抗灾能力差。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生猪产业方面:一是生猪养殖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二是饲料生产项目进展缓慢。三是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雨润新胜肉类屠宰能力不足;没有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主要是整猪直接外运。

  设施蔬菜方面:一是管理水平较差,从业人员多为农民,文化水平低且没有正规培训,部分农业园区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二是建设质量不达标。部分温室、大棚在采光、保温、抗灾上存在不足,影响产量和效益。三是后期资金困难,设施蔬菜发展处在初步阶段,经济效益没有充分显现,民间投资热情未充分调动,金融机构贷款担保难。

  特色农业方面:一是黄梨产业效益低,大面积黄梨树缺乏管理,黄梨质量不佳。二是蚕桑产业萎缩严重,三是休闲农业发展不快。
社会服务方面:一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专职技术队伍严重不足,农技人员缺乏,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二是农业品牌效应差,品牌整合效果不明显,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竞争优势。三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专业品种规模化生产格局未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打造生猪、蔬菜两条全产业链,抓好丝绸、黄梨两个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打造高平农业品牌,努力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态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稳定粮食生产。按照减玉米、稳小麦、扩杂粮和薯类的思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万亩,逐步形成玉米种植为主,小麦、薯类并重,小杂粮为特色的粮食种植结构。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集中力量建成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粮食核心产区。二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程。积极发展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三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种植。四是推进粮食加工项目,新增谷子、小麦、淀粉、豆制品等粮食加工转化能力。

  (二)做强生猪产业。强化实施“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生态化”五化战略,加快建设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经济社会生态兼顾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布局区域化,划定限养禁养区域,重点推进南城、寺庄、河西、米山、马村为核心的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养殖规模化,发展10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和50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借助温氏集团等大型集团、凯永、华康等大型养殖企业推广“企业+农户”模式,提升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生产标准化,突出抓好《“高平生猪”生产标准》在规模场户的具体推广实施。经营产业化,实现四个饲料项目达产达效,支持饲料企业与省外大企业开展合作。推进温氏集团4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杰隆、乾元明胶等生猪加工项目。发展生态化,尽快上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构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

  (三)做大蔬菜产业。以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为重点,以基础设施改造、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品牌创建、完善产业链为途径,培育具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蔬菜(食用菌)龙头企业,推动高平蔬菜产业的全面升级。强化龙头带动。积极扶持“天润”“金田”等龙头企业实施净菜加工、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建设项目,完善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力打造以“天润”“金田”为中心的设施蔬菜高新技术核心区,以点带面,发挥先进引领作用。强化设施提升。对现有园区生产及配套设施结构进行优化改造,鼓励现有园区引进高新技术和装备,升级改造现有生产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重点抓好日光温室和大棚的优化设计、适种新品种方面攻关、配套生产技术攻关;健全市、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设施蔬菜关键环节的指导和服务,支持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应用。强化标准创建。着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创建优质品牌、推进“三品”认证。强化市场开拓。推广“互联网+蔬菜”模式,融合创新销售模式,加快推进天润蔬菜交易中心的建设,扩大批发辐射范围。

  (四)做精特色农业。出台和推广应用地方标准化生产规程、标准,加大“三品一标”的建设和认证力度,全面提升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一是小杂粮、中药材,围绕连翘、黄芩、党参等道地中药材优质品种,推广“种养结合”、“林药间作”、“粮药套种”等中药材生态种养、立体种植模式,每年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4000亩;建设优质小杂粮基地5万亩。二是蚕桑种植,重点实施吉利尔潞绸织造10万条绸被加工项目和红萍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项目,带动基地发展。三是果品产业,充分挖掘“高平大黄梨”、“四明山苹果”等传统果品的品质优势,推进农业果品品牌整合,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四是休闲农业。大力发展农耕体验、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五是富硒农业。依托高平市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的农业基础优势和富硒土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富硒农产品,形成完整的富硒产品系列和产业链条。

  (五)做优产业服务。一是强化技术服务队伍,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发现一批基层土专家;加强农民培训,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二是强化品牌整合,对全市生猪、蔬菜、果品、小杂粮等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精心打造“高平生猪”、“长平蔬菜”、“神农氏小杂粮”等品牌;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切实提升全市农产品品质;三是金融保险服务,对重点农业企业和农业项目建设进行贷款贴息,对农民创业进行担保;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范围,提升种植业保险服务能力;引导本地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四是强化信息服务,构建“高平农经信息网”,以此为纽带,架起农民与政府、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桥梁”。建设县级农业物联网综合调度平台,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六)做活体制机制。一是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到2020年,各类农民合作社达到1000个,家庭农场达到200个,创建省级以上示范社总数达到50家,辐射带动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5%以上,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三是及时调整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惠农政策,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整合涉农资金,由重点鼓励新建大棚向鼓励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增效措施上转变,加大对产业发展、品牌建设、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


(作者系高平市副市长)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解放思想 凝聚共识 先行先试 开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创优激活基层党建 提升引领服务能力
以党建为统领 助推税收工作新发展
以解放思想为突破 不断提升干部转型发展的能力
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对沁水县嘉峰镇经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突出“务实”二字
坚持一个遵循 发挥六个作用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对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