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志军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脊梁,是我市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市区位优势独特,传统装备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新兴装备制造业已崭露头角。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既是我市争当全省“先行区、领跑者、桥头堡”的重大举措,也是探索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径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巩固提升煤机制造和精密铸件两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了以光机电、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初步建立起了装备制造体系。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44户,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3%,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4%。2018年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9亿元,实现利税4.4亿元。
(二)传统产业取得新突破
煤机装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目前,全市拥有规模煤机装备制造企业12家,主要产品有矿山采煤机、掘进机、运输设备和支护设备等。主要煤机装备企业聚集在开发区金匠工业园,有晋煤金鼎和天巨重工等。其中晋煤金鼎作为我市煤机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生产高端成套化设备,拥有世界领先的采掘工艺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综合竞争力较强。另外,我市有生产汽车、农机、工程机械零部件的传统积累,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三)新兴产业崭露新格局
我市培育了光机电、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富士康的光通讯连接器、光学镜头模组、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具、精密刀具、精密手机构件等产品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也在持续推进。江淮重工在风电、核电等新能源装备生产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此外,我市在节能环保和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具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潜力。
(四)光机电产业呈现新优势
光机电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龙头企业强。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已成为具备光、机、电高度垂直整合的精密小型化产品的制造基地。2018年,共实现产值129.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6亿元,占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0.4%。技术优势明显。我市把发展光机电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设立了“50亿+10亿”的光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出台了“1+N”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富士康光机电产业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向晋城布局。富士康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等研发载体相继投入使用,“政产学研用”项目正式启动。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光机电技术的攻关,打造高精尖产品,为我市打造“世界光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装备制造业尚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就力图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而言,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
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仅为9.4%,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4家,不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除富士康、江淮重工、金鼎煤机、清慧制造等几家龙头企业外,其余装备制造企业规模较小,呈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点,受市场波动和政策性影响较大。
2.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严重不足,省、市级研发中心依然较少;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自身研发能力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不高,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仍以单项业务应用为主,“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部分生产工序仍处于手工作业阶段,生产流程自动化尚未实现,生产装备数字化水平较低。
3.产业集聚能力较差。工业园区建设粗放,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公共服务功能缺失,上下游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分工协作,由此造成工业园区吸引能力不强,产业空间布局分散。比如煤机装备制造,市区、泽州、高平、陵川等均有分布,企业间缺乏应有的市场化分工,同一类型产品,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市场拓展,都是企业各自为政。
4.产品结构不够优化。我市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目前还没有真正规模化生产的整机产品,还未形成整机生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的格局。建设中的江淮重工的风电装备制造整机生产能力尚未形成,还谈不上引领和带动;晋煤金鼎的煤炭千米钻机是整机生产,目前仅在晋煤集团内部销售,产量有限,其引领带动能力也非常局限;清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限于多方面因素制约,也没有形成带动引领能力。
5.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我市特殊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构成,致使装备制造业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绝大多数企业领导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拓精神。另一方面,缺乏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046人,制造业241人,仅占8.11%。受经济环境和地理条件制约,本地人才结构性失衡与人才大量外流并存,引进人才很难留下来。
三、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从面临机遇来看
一是国家和我省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2015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我省陆续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将我市打造为煤机装备和煤层气装备制造基地等。
二是国家和我省区域战略为我市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区域合作日益深化成为常态。我市可以加快与沿线国家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原城市群的定位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市位于核心发展区,为对接中原城市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2017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为我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作出了指引,我市可以借助改革的东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提质扩容,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二)从面临挑战来看
一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压力大。目前,我市煤炭相关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其结果是产生了“要素转移效应”和“产业挤出效应”,从而导致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受到抑制。我市装备制造业结构单一,为煤炭工业服务的特征明显,新兴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同时,环境容量、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日益明显,对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一定压力。
二是区域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省份正在加快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距离我市较近的焦作、新乡、洛阳和郑州等地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先进性、人才数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我市。同时,位于我省中部的太原城市群正在积极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并且我市最具有优势的煤机装备和煤层气装备在太原等地也有部署。因此,我市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南北方向优势城市群的挤压,这些城市在客观上形成了对装备制造业发展要素的虹吸效应。
四、加快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应立足我市实际,瞄准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集约集群、开放合作、服务延伸、绿色发展”的总体方针,力争打造成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建设装备制造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提升技术的先进性
把创新放在装备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依托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重点建设“两个中心一个基地”,即智能制造产业中心、纳米光机电产业示范中心和高端人才培育基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作、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长征动力三元锂电池项目和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唐一新能源公司破产重组步伐,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以信息智能为支撑,着力提升管理的先进性
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重心,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云制造,促进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供给能力。围绕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强智能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建设推广一批示范智能车间,稳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和价值提升。强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维护等核心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生产一线职工对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
(三)以集聚集约为抓手,着力提升产业的先进性
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主要产业园区,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三链融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布局关键配套企业,建设服务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机构,如共性创新平台、检验检测机构和集群合作机构等。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布局。支持现有园区改造升级,加快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主要园区集聚。煤机装备和风电装备发展以金匠工业园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各县区;光机电发展以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为主;光伏装备发展以泽州和高平为主。
(四)以要素保障为基础,着力提升供给的先进性
强化市场保障,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建立透明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垄断行业有序开放,促进市场主体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强化资金保障,创新投资融资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合力。强化人才保障,以中德合作企业家培训为契机,加强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合作,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投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建设高端人才培育基地为平台,培养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强化服务保障,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巩固和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促进产业政策与财政、货币、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作者系市工信局〈国资委〉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