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报告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调查


2020-02-03 04:12:00    来源:《晋城工作》  

◎ 张俊威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未来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是科技创新和集约化发展的示范区。为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龙头、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引擎作用,按照工作安排,笔者就沁水开发区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2018年10月17日,省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同意设立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沁水县东南部,涉及端氏、嘉峰、胡底三个乡镇,北至端氏镇杏林村,南至嘉峰镇潘庄村,规划总面积16.03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17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依托沁水县煤层气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创新驱动、集群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输出基地建设,按照现代化、集约化发展模式,把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培育成为县域新兴支柱产业,建立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大平台。

  ——区位条件:开发区地处高平市、泽州县、沁水县、阳城县交界重要经济带,高沁高速、331省道和端润一级路穿境而过,毗邻阳翼高速、侯月铁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位于张峰、云首、下泊水库下游,水资源丰富,区内建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5座,瓦斯发电厂6座,供水供电优越。开发区可利用土地包括耕地8362.5亩,园地1403.4亩,林地1460.7亩,草地1056.3亩,村镇及工矿用地7765.35亩,交通运输用地1571.8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64.3亩,其他土地1267亩。

  ——产业发展:区内共有各类企业32家,初步形成了集煤层气抽采、液化、压缩、发电、集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其中开采企业4家,年产能56.83亿m3;液化企业6家,年加工19.35亿m3;压缩企业8家,年压缩4.53亿m3;瓦斯发电企业6家,总装机容量56.3兆瓦;煤层气管输企业5家,年输送能力65亿m3;公路运输企业3家,槽车231辆,运输能力150万m3/次。

  ——筹备情况:完成开发区可研报告、省市级评审论证、机构设置方案,正在确定四至范围,编制总规和环评;调整土地规划2700亩,分三批次征地1000余亩;争取市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奖励资金100万元,完成落地项目煤层气输气管道、道路、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廊坊等地招商,新天一年产30万吨陶瓷熔块项目已试生产;沁洁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天时建8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注册,明年开工建设;河北廊坊驰野玻璃微珠项目正在深度对接。

  二、开发区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国家、省、市各项战略部署逐步推开,开发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机遇。国务院《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晋城纳入核心发展区,在能源方面提出了构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地面煤层气开采和地下瓦斯抽采,实施晋城(马必、柿庄南)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为沁水县煤炭、煤层气、风电、光伏等产业的提升、壮大,提供了发展机遇。二是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机遇。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配套出台行动计划,明确建设任务,涉及煤层气勘探、开采、利用等多个方面。沁水县按照 “一县一个省级开发区”要求,建设以“煤层气”为特色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随着相关政策以及配套政策出台,开发区建设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三是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机遇。省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均在招商引资、土地供给、人才引进、优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了安排部署,指出要注重引进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沁水县开发区建设必然会享受到新一波政策红利,得以快速推进。

  但同时,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和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发展情况来看,开发区的未来走向是综合性服务、多元化产业、集约式发展,而沁水县开发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

  一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挑战。多元化发展、产业链发展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集约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区内情况看,32家企业中,抽采、压缩、瓦斯发电、管输、运输企业26家,占比到达81%。上游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产业几乎没有,下游以煤层气为能源的开发项目仅有陶瓷熔块一家,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亟需改革创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谨、创新的管理方式,科学、紧密的协接制度,灵活、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高效、周密的服务能力。目前,沁水县开发区相关机构尚未设立,相关管理制度、运作模式仍在谋划探索阶段,如何建立更为科学、有效、适应现代企业运作的管理体制机制,仍是沁水县开发区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三是综合性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开发区是以某类主导产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发展区域,基础配套设施不仅仅是服务企业落地的“九通一平”等物质性的“硬”基础,更涉及到公共信息、咨询、技术、物流、法律等需求。目前,从沁水县开发区情况看,基础设施和各类中介性第三产业滞后,统一、科学的气源供给制度尚未完善,开发区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高精尖”专业人才短缺。从当前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和运行特点看,“人”是最重要因素。只有专业高端人才才能为开发区建设提供更好的管理、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沁水县开发区由于条件相对落后,吸引力较低,高层次管理人员、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比例不高,很难支撑开发区的高速运转和企业创新发展。五是营商环境亟需优化。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开发区发展的加速器。“最多跑一次”“店小二”服务,“5分钟创业生态圈”“24小时创业不打烊”,专人包保、全程帮办、一条龙服务等等一系列的政务服务机制已经成为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地开工的最强利器。近年来,沁水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整体来看,一定程度上仍要靠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要部门协调推动,并未形成快速、高效的办理机制,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三、加快开发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经济发展新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深入贯彻“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和“三五百四”战略行动,以发展壮大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为方向,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建为重点,内外双向发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推进基础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招商引资,努力把开发区打造为沁水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引擎。力争到2020年,开发区基本建设布局到位,基础配套设备完备;到2025年,开发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区”。围绕这一思路,主要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以“三化三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开发区领导机构,行使省、市、县下放、授权或委托的综合经济管理和部分行政管理职权。一是成立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管委会、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二是按照“机构精简、组织高效、服务专业”原则和扁平化大部制要求,根据《沁水经济开发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健全管委会内设机构,明确机构职能,完善管理制度。通过选调、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开发区队伍建设。三是按照适应开发区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推进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薪酬绩效工资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动开发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以增强内生活力为导向,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改革开发区投融资方式,变“输血”为“造血”。一是创新财政体制。在保障开发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础上,实行“基数留存,增量分成”政策,加快开发区建设。开发区新投产企业前五年内实现的留县税收收入全额返还,五年以后实现的留县税收收入比上年增收部分50%返还;开发区成立后区内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留开发区财政,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开发区当年按县对开发区财政体制计算财力低于县对开发区基本财力保障水平,由县财政补齐。并通过争取上级专项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等。二是创新融资模式。成立开发区融资开发公司,积极与各大金融投资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探索市场化开发模式和运营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组建PPP项目公司等方式支持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相关项目建设。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成立或引进开发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出台开发区项目评估体系标准,对落地企业开展亩均税收等动态绩效评价,把企业分为优先发展、鼓励提升、整治改造、落后淘汰四个类型,实施差别化政策,提升开发区发展效益。

  (三)以开发区规划为统领,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规划引领,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确定开发区“四至”范围,完成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做好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为开发区发展留足空间。重点抓好北部新材料产业片区、中部装备制造产业片区和南部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片区的设计及详细规划。其中:北部新材料产业片区,依托煤层气资源,结合县域周边资源、产业发展条件,发展碳化硅高端陶瓷及相关产品、棉岩、陶瓷熔块、玻璃微珠等新材料产业。中部装备制造产业片区,搭建装备制造产业平台,汇聚一批以煤层气装备研发、制造、配套、维修为主业的企业,形成以生产煤层气LNG/CNG加气站设施、LNG/CNG槽车、LNG/CNG汽车改装与部件制造、钻具钻头制造、点供装置制造以及钻井液添加剂、压裂液添加剂、低密度支撑剂等为装备主打产品的装备制造业。南部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片区,采取多通道、多途径开发利用方式,加大煤层气与瓦斯利用力度。在现有煤层气液化及压缩项目的基础上,整合所有已建、在建、扩建及拟建的煤层气液化及压缩项目,发展液化煤层气点供建设运营、储备与应急调峰、分布式瓦斯与工业化沼气热电联营发电等项目产业,打造现代化、集约化煤层气液化及压缩基地。同时,探索搭建煤层气交易平台,积极引进煤层气井排采外包、修井作业工程技术、废弃物处理以及槽车、高压容器、计量仪器仪表、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项目,进一步实现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多元发展,发挥煤层气资源价值。

  (四)以建设新型现代化开发区为目标,提高开发区基础建设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适度超前”的做法,根据入驻企业的规模、产能等实际所需,高标准配套完善水、电、气、路、暖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煤层气投资运营公司建设,完善供应供给机制,统筹利用好三分之一煤层气气源,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一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整合区内物流企业,探索组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服务,使之成为开发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二是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提高区内职工、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逐步发展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推进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子女教育、劳动就业、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并根据发展态势,不断优化布局,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开发区和谐发展。三是构筑公共技术平台。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开发区整体承载力。

  (五)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强化开发区职能,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拓展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为企业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企业联系,做好帮扶服务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服务方式上,由事务型向全程化、规范化转变。推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对落户项目实行主要领导挂牌服务,职能部门包保服务和跟踪服务,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三是减少无效干扰。建章立制,坚决杜绝扰乱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乱收费、乱检查等行为。实行涉企监管检查事前告知制,除安全生产、消防、环保、产品质量等法定常规检查及执法部门涉案查处行为外,其他各类检查必须通过开发区管委会统筹安排,切实做到生产经营零干扰,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六)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项目建设为主线,提升开发区经济规模。按照省级开发区每年至少新开工建设2个投资超5亿元的产业转型项目,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完善出台《开发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开发区招商引资及技术改造贴息补助办法》等政策,打造“政策高地、要素洼地”,增强开发区吸引力。一是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目录,制作“招商地图”,定方向、定区域、定企业,蹲点招商、以情招商,引进大的外来企业,跟踪其上下游企业,以企招企、以商招商、顶层式招商、股份制招商、融合式招商、精准式招商。二是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团队。充分发挥沁水县《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办法》作用,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及发展方向,多层次、多领域吸引人才。同时,围绕煤层气产业发展,聘请煤层气抽采、加工、利用等领域顶尖专家,打造开发区高级智囊团,三是加快项目建设。针对重点项目量身打造个性化招商方案,开展一对一专人负责、点对点对接洽谈,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有效促进项目落地投产。

 

  

  

  (作者系沁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两个文件”宣传培训落实情况综述
用足用好“两个文件” 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美丽晋城更加宜居
大道如虹贯太行 出行便捷又通畅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融冰山、移高山、跨火山”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四个聚焦” 推动我市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加快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晋城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