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根
近期,根据工作安排,我们深入泽州县巴公、金村、南村、周村等12个乡镇,通过实地走访项目建设现场,召开有关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和乡镇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对泽州县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
一、泽州县优化发展环境取得成效
2017年以来,泽州县以“项目建设推进年”为抓手,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密切合作,攻坚克难,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各类项目的推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17年,全县现有重点项目57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8个,县级重点项目39个(新建项目37个,续建项目20个),工程总投资524.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43亿元。
总体来看,泽州县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尤其是2017年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脱贫攻坚决胜年”“从严治党夯基年”等活动以来,项目发展环境明显提升。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全县项目发展环境的感受有三点:一是县委关于“项目建设推进年”的决策抓住了制约泽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形成了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泽州县在发展环境方面喜忧并存,“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优”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较大,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所有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坚持常抓不懈。
二、当前影响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审批机制不够通畅,项目落地困难较大。一是部门职能条块分割,审批条件互相制约。调研中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在内部审批流程设置上相对独立,但是部门之间存在着横向衔接不到位,信息不共享的问题。如有的部门审批事项互为前置条件,企业在行政审批“转圈”中无所适从,造成审批事项久拖不决。二是审批周期长,协调难度大。审批周期长是企业反映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个审批事项在同一部门内部往往要走好几个流程,再加之泽州县缺乏具有相关认证和评估资质的中介组织,无形中拉长了企业的审批周期;企业在办理需市级以上相关部门审批的事项时,县级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跟进服务的主动性不强,和上级沟通对接欠缺。三是行政审批政策掌握不到位。近年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一些部门,因为没有熟悉行政审批业务的工作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不了解办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致使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难,出现了“承接空白”。造成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无法及时贯彻落实到位。再比如,某新型化工项目因所审批产品在全市尚属首例,相关部门对该项目了解不够,迟迟无法审批。
(二)环境容量高位运行,项目提档升级任务繁重。泽州县作为以煤炭、冶铸产业为主导的典型资源型地区,虽然近几年通过“一矿带一企”“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战略转移,积极支持地面企业的发展,但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致使项目发展高度集中于煤炭、铸造、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再加上招商引资导向和产业发展规划对环境的承载力评估不足,绿色低碳产业跟进滞后,至今尚未摆脱“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造成了泽州县生态环境容量高位运行。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于日益增大的环保压力不能主动适应,缺乏远期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中重生产、轻环保,环保设施摆样子,时开时停,或白天开晚上停,或检查时开不检查则停,企业运营理念不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自上而下尚未建立健全不同行业的环保标准体系,企业不清楚设置什么样的环保设施才能达标,也不清楚现在达标的设施将来是否达标,无法提前进行技术上的准备,导致企业运营举步维艰。如南村、大箕等乡镇的铸造企业因环保政策限制几乎全部停产,就企业来说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可以量化的环保标准,造成企业重复投资、无效投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缩减。
(三)征拆压力空前加大,项目推进困难重重。随着泽州县项目建设占地需求的加大,征拆难越来越成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制约因素。一是征拆补偿不规范。由于泽州县尚未出台指导征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因地因事因时而变,没有形成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征拆工作机制。加之在具体操作中,相关程序不严谨,征拆缺乏透明度,迫于项目推进压力,明里暗里对一些“钉子户”提高标准,使得群众产生了“先拆受损失,后拆得实惠”的失衡心理,从而造成群众在补偿标准上往往“思前想后”,用补偿标准最高的“一把尺子”衡量,导致拆迁补偿标准越来越高,项目推进困难重重。如某新区项目征地范围内涉及现存栏146头的养猪场1处,因养殖户要价过高,且不同意进行评估,至今仍未解决。再比如,某项目因个别拆迁户漫天要价,几经协商无果,最终不得不改变规划才得以推进。二是征拆后续工作不到位。在征拆过程中普遍存在就征拆而征拆,安置方案不健全的问题。比如,某项目一期建设时对征拆范围内的群众坟地进行了迁移,但具体迁到哪里相关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一些群众自行选址,就近迁出。到二期建设时,一部分已经迁过的坟还在征拆范围。据了解,有的坟已经迁过两次,现在还要再迁,群众意见很大,群众的思想工作越来越难开展,项目征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运营环境不优。泽州县大部分地域为农村,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许多项目的选址地点缺乏必要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落地和建设的进度。如某孵化园项目已经完成了招商中心建设,虽然招商工作已经同步开展,但是因为园区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一些有意向的企业迟迟无法进入园区。某乡镇的旅游景区扩建项目,相应的水、电、公共交通等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进改造,对项目建设进度造成了很大影响,也制约了未来项目的发展空间。还有南部山区某景区旅游公路因为年久失修,通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影响了景区后续发展。
(五)优惠奖补政策不到位,项目建设投入压力增大。随着项目建设日益得到各级高度重视,中央和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奖补政策,这些政策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但是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一方面政策落实有偏差。有些政策虽然出台了,但是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有的财税政策覆盖面比较窄,实施的程度有待加强;还有的项目不知道自己能享受哪些优惠奖补政策,存在相关部门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政策的连续性不强。一些政策的后续变化方向和支持力度不明确,政策环境预期不明朗,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筹措压力增大。比如,某公园项目在建设时市县给予了较大支持,但是后期运营费用投入较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经费保障和运营机制;再比如,某乡镇煤层气入户项目,在该项目启动的头三年各级财政都有一定的配套补贴资金,但从2016年开始奖补政策不延续,群众接装煤层气意愿锐减,民生项目推进压力加大。
三、优化泽州县发展环境的建议
(一)转变职能,构建创新的人文环境。一要更新观念。把进一步优化项目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使优化环境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全民推进。二要明确思路。坚持“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墙外的事情政府管”,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三要强化责任。健全领导干部包项目制度,对重点企业定点联系,对所有拟建、在建项目,尤其是新落户的重点项目,重点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发展。四要落实政策。要认真研究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同时要结合泽州县产业发展方向,出台指向性明确的项目扶持政策,注重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稳定性,充分发挥政策对项目建设的引导作用。
(二)信息共享,打造透明的政务环境。一是实行阳光政务。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改进政府服务的组织和管理,积极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存储等现代技术,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建设全县企业和项目的大数据平台,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信息系统的实时互联互通,更加及时、清晰地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审批条件、办事方法等向社会公布,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行服务承诺制、专人负责制、项目跟踪问效制、责任追究制等,确保群众和投资者进门顺利,办事顺心。二是实行阳光审批。凡具有审批、审核、备案、办证的部门,其行政审批、收费统一进入行政审批中心,进入行政审批中心的项目、人员、授权要到位,真正实现“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一条线”应诉。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在审批中心以外开设“第二窗口”进行暗箱审批。凡招商引资项目的立项、登记、办理证照、征地拆迁、周边环境等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行政服务的,一切手续从简从快办理,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项目审批时间。
(三)创新举措,建立优良的服务环境。一是完善项目政策扶持平台。充分利用泽州县转型综改试点的有利条件,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试点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精神,大胆探索、积极尝试,把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服务监管,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等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二是完善项目资金支持平台。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完善“助保金”“聚力贷”业务平台市场化建设,与各级金融部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充分对接,积极创造融资机会,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资金瓶颈,加大对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完善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完善创业孵化平台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补贴政策、扶持创业社会保障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要多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大做强创业孵化平台。四是完善创业者服务平台。做好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审批落户、后续跟踪等系列服务,围绕重点发展战略实施项目招商,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联席审批一揽子服务、零距离服务、全过程跟踪“保姆式”服务;健全创业服务机构,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完善创业培训服务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机构,扩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四)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一是要增强为项目服务意识。及时依法惩处各种危及项目建设和投资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的人和事。对向企业敲诈勒索等干扰施工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对投资者要求提供执法执纪保护或服务时,要及时派员赶到现场,帮助协调处理相关问题。三是营造全社会支持项目发展的良好氛围。对投资者的举报、控告、申诉,要及时受理,迅速查办,依法惩处犯罪分子。要通过打击干扰项目正常建设、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积极形成全社会遵法守法、推进项目发展的良好态势。
(作者系泽州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