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网站
  公务员邮箱: 密码: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15:22:40
       当前位置: 首页>>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栏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太行明珠焕发绚丽光彩


2020-03-18 03:48:00    来源:《晋城工作》  

◎  赵文肖

  70年峥嵘岁月,70年风雨征程。

  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晋城人民发扬太行老区革命传统,与祖国母亲同行、与伟大时代共进,实现了由贫弱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逐步扩大,新时代的“太行明珠”焕发出绚丽光彩。

  从新中国成立到建市初期,晋城经济完成了基础积累

  新中国成立初期,晋城经济极其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百业凋零、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晋城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总量逐步扩大。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晋城按照中央的部署,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晋城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不甘于依赖土地谋生的晋城人,大胆探索从多种途径求致富、求发展,晋城民营企业破茧而出,商业企业施行“租赁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晋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7774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137621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由706万元增长到78055万元,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324万元增长到1092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373万元增长到4647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950年的2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37018万元,城镇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300元增长到1985年的508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14元增长到369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到2.86亿元、8.54亿元和2.36亿元,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依次为20.8%、62.1%、17.1%。晋城开始步入良性发展时期。

  市管县改革推动,晋城经济崛起步伐明显加快

  晋城建市只有34年,完全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建立、成长起来的新兴城市。34年来,全市党员与党同心,广大群众向党归心,200多万人民不畏艰难,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焕发空前活力,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五个历史性转变”。即: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农村改革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相对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人民生活温饱不足向小康富裕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建设煤炭和煤化工基地向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的历史性转变。

  经过34年的砥砺奋进,我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分别由建市之初的13.8亿元、3.7亿元、1.1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351.9亿元、473.8亿元、125.3亿元,分别增长了98倍、128倍、114倍。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8:62.1:17.1演进为3.6:53.1:43.3,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经过34年的砥砺奋进,我市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精神面貌焕发新气象。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建市之初的508元、369元,提高到2018年的32162元、13566元,分别增长了63倍、37倍。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振兴如火如荼,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下35人。人民生活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

  经过34年的砥砺奋进,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各领域治理体系和能力发生显著变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教育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等一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非公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占“半壁江山”,社会动员、社会保障和社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34年的砥砺奋进,我市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呈现良好态势。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融入中原城市群和上党城市群的步伐不断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高铁、机场加速推进;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海关、保税区、开发区、外资企业、国际友好城市等从无到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8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9.8倍,每年有近2万多外国游客到访晋城,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晋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史,是改革开放政策在区域成功实践的缩影。晋城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出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晋城的诞生;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晋城的今天!

  瞄准“三大目标”,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要求和对晋城工作“打造山西新型城市、全国煤层气产业基地、世界光谷和太行天堂”的要求,借势省委“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我们坚持“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瞄准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三大目标,晋城吹响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嘹亮号角,开启了新时代再出发的新征程。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资源,集中精力促进转型,着力推动形成先进制造业、煤层气两只翅膀腾飞,煤化工、铸造业、全域旅游三足鼎立支撑的高质量转型格局。尤其是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低位开局、环保倒逼、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三大压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终于实现了经济U型反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归到合理区间,圆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煤层气、制造业、铸造业、煤化工、全域旅游5大产业,成为主攻方向。把能源革命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先进产能占比达6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争创煤层气“一区三基地一中心”,全年煤层气产量达38亿立方米,煤层气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首要任务,设立“50亿+10亿”的光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出台“1+N”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富士康光机电产业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向晋城布局,富士康(晋城园区)全年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增长40%;南村绿色智能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入驻企业21家;晋钢智能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在巴公园区谋划建设“造气岛”,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和清慧制造轨道交通结构件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高质量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

  到2018年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51.9亿元,增长7.4%,高出全省0.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高出全省2.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8亿元,增长10%,高出全省4.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2.8亿元,增长9.6%,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3亿元,增长23.6%,高出全省0.8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855元,增长8.2%,高出全省0.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7位。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上百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分别增长了107倍、1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新中国成立初相比分别增长3298倍、6921倍。进出口贸易总额不仅实现了总量的大幅增长,还实现了年均高达28.2%的增幅。全市三次产业比演进为3.6:53.1:43.3,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市新闻传媒集团)

  【放大字体】   【恢复字体】  【缩小字体】 【我要打印】 【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守初心 担使命 推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砥砺奋进结硕果 璀璨明珠耀太行
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谱新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增长动力稳步转换
政策研究室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
主办单位: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
电话:(0356)2198800 邮编:048026 电子信箱:swzys@jconline.cn jcswggb@126.com
最佳浏览效果 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