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志芳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为此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40年来,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方面通过一系列卓越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改革就不会进步,不开放就不会发展,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必须进行到底。这是关键一招,也是必由之路。
今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认为,在这六个稳中,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就是要稳定和加快开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在这方面再出新招。一是降低进口税率,综合税率由8.7%降低到7.5%,以保证进口新产品、新技术和引进更多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今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加快出口退税进程,提高出口退税税率和额度,以扩大出口,稳定外贸和对外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与欧美、亚非、东盟、“一带一路”沿线、沿边地区的合作,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我市在对外开放方面是什么情况呢?总体看,晋城是1985年建市,人口少,地域小,又处于太行山上,交通闭塞,开放的硬件较差。建市之初,又无进出口主动权, 1990年10月国务院才批准晋城市为对外开放城市,真正实行进出口外贸业务是从1993年开始的。所以开放期比较迟。直到我国加入WTO后,我市的对外贸易才进入自营进出口快速发展期。2001—2012年是晋城历史上对外贸易最为迅速的时期(煤炭黄金十年)。2012年,进出口总额分别是2001年的376.3倍和23.7倍。
2013年—2016年,晋城对外贸易受到经济发展放缓影响,规模出现下降。2017年,晋城市外贸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复苏,全市共完成外贸进出口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分别排在全省第3位、第6位和第3位。但是和2012年相比,进出口总值减少5.42亿美元,年平均下降10.9%,其中2016年同比下降最多,高达33.1%。
晋城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经历了出口代理期(1985—1992年),自营进出口起步期(1993—2000年),发展高速期(2001—2012年),放缓下降期(2013—2016年),开始恢复期(2017年至今)。
分开看,主要分外资、外经、外贸三大块。
(一)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共31家,实际参报的30家。投资总额为52.75亿美元,注册资本金总额为16.81亿美元,资金到位率为97.26%。这30家企业主要来自香港(15家,占50%),莫属维尔京群岛(5家,占16.67%),美国、萨摩亚各2家,其它如日本、英国、韩国等各1家。从行业的分布来看,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有14家,从事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有7家,采矿业3家,其它6家。从企业的分布区域来看,开发区9家,沁水9家,阳城5家,泽州3家,城区4家。投资最多的是富士康集团,累计投入为17.3亿美元。30家外资企业,已投产企业24家,占80%;总体经营情况稳中有升,大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进出口业务、纳税总额、就业人员等项目较上年都有所上涨。其中:营业收入226.39亿元,较上年增加62.7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净利润22.36亿元,同比上涨38.08%。
(二)全市对外投资情况和外经情况。全市对外投资的企业共有9家,对外投资项目14个,共投资4.36亿元。其中,沁和能源集团出资建设2个项目,山西华润大宁公司出资建设3个项目。另外我市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山西大泽源贸易有限公司、晋城市柏基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晋城市润宏新能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清慧制造有限公司、泽州县富鑫和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高平金田农业科技发展、阳城易丰瓷砖有限公司,主要设在阿联酋、津巴布韦和俄罗斯。
(三)全市外贸进出口情况。2017年我市有出口实绩企业40家,其中出口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家,有富士康、山西汉通、高平泫氏铸管、沁水顺世达铸业、晋城兴达铸件有限公司等,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占82%),铸管件(占17%),汽车配件(占1%),对外出口市场,遍及六大洲42个国家和地区,香港、美国、墨西哥居出口市场前三位。出口总值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5.7%,高出全省5.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6位。各县(市、区)排前三位的是开发区、泽州、高平。
2017年我市有进口实绩企业16家,其中进口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分别是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晋城富华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富士康、三营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主要进口机电产品(45.5%)和铁矿砂(40%)等。巴西、台湾、日本居进口市场前三位。全市进口总值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8.3%,排在全省第3位。各县(市、区)排前三位的是开发区、泽州、市直。
从出口企业看,我市现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6家,其中民营企业36家,国有企业3家,外商投资企业7家。在这些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市进出口的第一主体,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7%,2017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90685万元,同比增长46.2%,是拉动我市进出口快速增长的主力军。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去年的出口业绩都比上年下降。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到,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晋城外向经济对本地区经济的引擎作用日益突出。在目前外部不确定风险有所上升、内部结构沉疴未去的背景下,晋城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外向型经济。鉴于晋城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书记张志川要求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在地方立法、优惠政策、规划标准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把“洼地”变成“平地”、“平地”变“高地”,争做“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其成为晋城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晋城经济是否走出困局的关键一招。高起点规划,长远谋划晋城发展蓝图。要打造对外开放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尽快完成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的建设,制定和落实好引进资金、人才、项目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引进人才、资金上有大的突破。二是要加快开发区建设。加快建成四个省级开发区,落实好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和改制扩区方案。三是要以正确的导向激发干部的热情,把政策落实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和调动晋城在外工作和经商的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为家乡服务,办点实事,做点贡献,共同打造晋城对外开放,促进晋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四是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晋城作为中原经济区14个核心城市之一,应加强省际沟通协调和顶层设计,推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 旅游等领域的对接合作,解决好现在出口单一的问题,处理好山上山下关系,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要合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格局,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促发展、促创新,争做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
(作者系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